题目内容
4.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 | 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 | |
B. | 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 |
C. |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
D. |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 |
E. | 玻尔大胆提出假设,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
分析 此题是物理学史问题,关键要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 解:A、普朗克为了对于当时经典物理无法解释的“紫外灾难”进行解释,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故A正确;
B、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受普朗克量子理论的启发,提出了光子说,故B正确;
C、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C正确;
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但没有发现质子和中子,故D错误;
E、德布罗意大胆提出假设,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故E错误.
故选:ABC.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属于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注重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2.今年是哈勃望远镜绕地25周年,它捕捉到的照片正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对太空的认识.1990年4月25日,科学家将哈勃天文望远镜送上距地球表面约600km的高空(真实高度约560km),使得人类对宇宙中星体的观测与研究有了极大的进展.假设哈勃望远镜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6 m,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的距离为3.6×107 m这一事实可得到哈勃望远镜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以下数据中最接近其运行周期的是( )
A. | 0.6小时 | B. | 1.6小时 | C. | 4.0小时 | D. | 24小时 |
9.假设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φ随x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确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0~x1范围内各点场强的方向均与x轴平行 | |
B. | 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正电荷沿x轴从0运动到x1,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 |
C. | 负电荷沿x轴从x2移到x3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 |
D. | 无法比较x2~x3与x4~x5间的场强大小 |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 |
B. | 扫地时扬起的尘埃在空气中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 | |
C. | 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 |
D. | 在液体表面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 | |
E. | 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
13.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木板B的左端固定一轻弹簧,弹簧右端与物块A相连.已知A、B质量相等,二者处于静止状态,且所有接触面均光滑.现设法使物块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木板B向右运动,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且物块A始终在木板B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块A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
B. | 物块A的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 |
C. | 木板B的速度最大时弹簧最长 | |
D. | 木板B的速度最大时物块A的速度为零 |
14.如图所示,一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玻璃三棱镜,其顶角θ为锐角,折射率为2.现在横截面内有一光线从其左侧而上半部分射入棱镜,不考虑棱镜内部的反射.若保持入射光线在过入射点的法线的下方一侧,且要求入射角为任何值的光线都会从棱镜的右侧面射出,则顶角目的取值范围是( )
A. | 0°<θ<30° | B. | 0°≤θ≤30° | C. | 30°≤θ<45° | D. | 30°≤θ<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