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某同学在一次“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米尺测出接入电路部分的金属比长度为l=0.720m,用螺旋测量微器测出金属丝直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阻值大约为5Ω),然后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在用伏安法测定金属丝的电阻时,除被测金属丝外,还有如下实验器材:A.直流电原(输出电压为3V)
B.电流表A(量程0~0.6A,内阻约为0.125Ω)
C.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3kΩ)
D.滑动变阻器(最大值阻20Ω)
E.开关、导线等
(1)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0.600mm.
(2)若根据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阻值为Rx=4.0Ω,则这种金属材料的电阻率为1.6×10-6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分析 (1)螺旋测微器精确度为0.01mm,需要估读,读数时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
(2)根据电阻定律公式和欧姆定律公式列式求解即可.
解答 解:(1)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
d=0.5mm+10.0×0.01mm=0.600mm
(2)根据欧姆定律,有:R=$\frac{U}{I}$;
根据电阻定律,有:R=ρ$\frac{L}{S}$;
其中:S=$\frac{1}{4}$πd2;
所以ρ=$\frac{πR{d}^{2}}{4l}$
代入数据解得:ρ=1.6×10-6Ω•m.
故答案为:0.600,1.6×10-6.
点评 本题关键要明确测定电阻率实验的实验原理,掌握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理解电阻定律的内容,及正确的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3.荡秋千运动是一种常见的娱乐项目,一个重20kg的小孩在荡秋千,秋千的长度为2.5m,小孩荡秋千到达最高点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孩在最低点的速度为5m/s | |
B. | 小孩在最低点对秋千底部的压力为400N | |
C. | 小孩在整个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 |
D. | 小孩在最高点只受重力 |
11.如图是物理教材中的一幅漫画,以下对图片的解释合理的是( )
A. | 甲小孩用较小的水平推力推不动木箱,是因为木箱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小孩推力的缘故 | |
B. | 乙小孩用较大的水平推力仍推不动木箱,此时一定是小孩推力与地面对木箱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 |
C. | 丙小孩用更大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才开始滑动,则他推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 | |
D. | 以上三种说法中都不正确 |
8.三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其大小分别是7N、8N、9N,其合力大小不可能是( )
A. | 0 | B. | 7N | C. | 15N | D. | 25N |
15.已知1 mol不同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体积:
(1)从上表分析得出的结论:
①1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4L.
②1mol不同的气体,在不同的条件下,体积不一定(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相等.
(2)理论依据:相同条件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几乎相等,原因是:①气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的体积,②相同的状况下气体的体积的比等于物质的量的比.
(3)应用:在标准状况下,4g O2的体积为多少升?(写出计算过程)
化学式 | 条件 | 1 mol气体体积/L |
H2 | 0℃,101 kPa | 22.4 |
O2 | 22.4 | |
CO | 22.4 | |
H2 | 0℃,202 kPa | 11.2 |
CO2 | 11.2 | |
N2 | 273℃,202 kPa | 22.4 |
NH3 | 22.4 |
①1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4L.
②1mol不同的气体,在不同的条件下,体积不一定(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相等.
(2)理论依据:相同条件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几乎相等,原因是:①气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的体积,②相同的状况下气体的体积的比等于物质的量的比.
(3)应用:在标准状况下,4g O2的体积为多少升?(写出计算过程)
12.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个物体的v-t图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 | |
B. | 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同 | |
C. | 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 | |
D. | 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
9.原来作匀速下降的升降机内,有一被伸长弹簧拉住的,具有一 定质量的 物体A静止在地板上.现在A突然被弹簧拉向右方.由此可判断,此时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 )
A. | 加速上升 | B. | 匀速下降 | C. | 加速下降 | D. | 减速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