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①、②和③所示,其中甲、丙两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a′、bb′为界面画光路图,则三位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不变
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可能偏大、可能偏小、可能不变.
分析 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原理是折射定律n=$\frac{sini}{sinr}$,运用作图法,作出光路图,确定折射光线的偏折情况,分析入射角与折射角的误差,从而来确定折射率的误差.
解答 解:如图1.甲同学测定折射率时,作出的折射光线如图中虚线所示,实线表示实际光线,可见折射角增大,则由折射定律n=$\frac{sini}{sinr}$可知,折射率n将偏小;
用图②测折射率时,只要操作正确,测量的结果与玻璃砖的形状无关,故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不变;
用图③测折射率时,折射角可能偏小,可能偏大,也可能不变,所以测得的折射率可能偏大、可能偏小,也可能不变.
故答案为:
①偏小;
②不变;
③可能偏大、可能偏小、可能不变.
点评 对于实验误差,要紧扣实验原理,用作图法,确定出入射角与折射角的误差,即可分析折射率的误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1100匝,副线圈匝数n2=220匝,交流电源的电压u=220$\sqrt{2}$sin100πt(V),电阻R=44Ω,电压表、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则( )
A. | 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 B. | 电流表A1的示数为5A | ||
C. | 电流表A2的示数为$\sqrt{2}$A | D. | 电压表的示数为44V |
20.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两块铁经过高温加压将连成一整块,这说明铁分子间有吸引力 | |
B. | 一定质量的气体能充满整个容器,这说明在一般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微弱 | |
C. | 电焊能把两块金属连接成一整块是分子间的引力起作用 | |
D. | 破碎的玻璃不能把它们拼接在一起是因为其分子间斥力作用的结果 |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托马斯•杨成功观察到了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 | |
B. | 在高反射率的金属上刻痕,就可以做成反射光栅 | |
C. | 在一块很平的玻璃上用金刚石刻出一系列等距的平行刻痕,就做成了透射光栅 | |
D. | 白炽灯灯丝中某个原子在什么时刻发光、在哪个方向偏振,完全是随机的,发光的频率不一定相同,不同原子发出的光没有确定的相位差 |
17.下列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线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 B. | 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 ||
C. | 向心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 D. | 向心力就是物体受到的合力 |
4.如图所示,一物体m从曲面上的Q点自由滑下,滑至传送带时速度为v,然后沿着粗糙的传送带向右运动,最后落到地面上.已知在传送带不动的情况下,落地点是P点.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若皮带轮带着传送带以大于v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物体的落地点在P点右边 | |
B. | 若皮带轮带着传送带以等于v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物体的落地点在P点右边 | |
C. | 若皮带轮带着传送带以小于v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物体的落地点在P点左边 | |
D. | 若皮带轮带着传送带向左匀速运动,那么物体的落地点在P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