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一次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实验中,一个球的质量为1.2 kg,另一个球的质量是0.5 kg,两球相距10 cm,测得它们的引力是3.96×10-9 N.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9.8 m/s2,地球半径是6 400 km,根据这个数据计算地球的质量.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4/20140824115956798554.gif)
本题考查灵活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表达式处理问题的能力.首先利用两个质量已知的球之间的万有引力求出万有引力常量的值,然后再根据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半径求出地球质量.
已知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1.2" kg,m2="0.5" kg,相距R="0.1" m,相互引力F=3.96×10-9N,
则有:
G
设地球半径为R,质量为M
则有:
,
.
巧解提示将后一物理过程(或状态)的求解条件隐含于前一物理过程(或状态)中是“链式”综合题命题设计的常见方式,本题引力常量G是联系两种物理情景的桥梁.要体会到:引力常量的测出,使得万有引力公式由定性的应用到定量的计算,从而具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
已知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1.2" kg,m2="0.5" kg,相距R="0.1" m,相互引力F=3.96×10-9N,
则有: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4/20140824115956814540.gif)
设地球半径为R,质量为M
则有: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4/20140824115956829602.gif)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4/201408241159568452167.gif)
巧解提示将后一物理过程(或状态)的求解条件隐含于前一物理过程(或状态)中是“链式”综合题命题设计的常见方式,本题引力常量G是联系两种物理情景的桥梁.要体会到:引力常量的测出,使得万有引力公式由定性的应用到定量的计算,从而具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