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发光二极管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图甲是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实物图,正常使用时,带“+”号的一端接高电势,带“-”号的一端接低电势.某同学想描绘它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测得它两端电压U和通过它电流I的数据如表所示:U/V | 0 | 0.40 | 0.80 | 1.20 | 1.60 | 2.00 | 2.40 | 2.80 |
I/mA | 0 | 0.9 | 2.3 | 4.3 | 6.8 | 12.0 | 19.0 | 30.0 |
A.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10kΩ)
B.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25kΩ)
C.电流表(量程0-50mA,内阻约50Ω)
D.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约1Ω)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允许最大电流3A)
F.电源(电动势6V,内阻不计)
G.开关,导线
该同学做实验时,电压表选用的是A,电流表选用的是C(填选项字母).
(2)请在图乙中以笔划线代替导线,按实验要求将实物图中的连线补充完整.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该发光二极管的I-U图线.
(4)若此发光二极管的最佳工作电流为10mA,现将此发光二极管与电动势为3V、内阻不计的电池组相连,还需串联一个阻值R=110Ω的电阻,才能使它工作在最佳状态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分析 (1)根据实验测得它两端电压U和通过它电流I的数据的范围可以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
(2)描绘该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电压电流要从0测起,所以滑动变阻器应该用分压式;从表格中数据看,二极管的电阻更接近电流表的内阻,所以电流表应该用外接法;
(3)在图上描出电流和电压的对应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4)根据二极管的工作电流结合I-U图线求出工作电压,再求出串联的电阻.
解答 解:(1)根据实验测得它两端电压U和通过它电流I的数据的范围可知:电压变化的最大值为2.8V,所以电压表选A;电流表变化的最大值为30mA,所以电流表选C;
(2)电压电流要从0测起,所以滑动变阻器应该用分压式;二极管的电阻更接近电流表的内阻,电流表应该用外接法.实物图的连接如图.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上描出各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
(4)根据U-I图线,当二极管的工作电压为1.9V时,工作电流约为10mA,串联电阻上分到电压应为1.1V,
故应串联的电阻为:R=$\frac{U}{I}$=$\frac{1.1}{0.01}$=110Ω;
故答案为:(1)A,C;(2)如图所示;(3)如图所示;(4)110.
点评 解决本题关键:1、知道多用电表电流的流向及二极管的特性.
2、如何选取电流表的内外接和滑动变阻器的分压限流接法.
3、用数学描点法描绘图象,体现了学科间的整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2014年10月24日,“嫦娥五号”探路兵发射升空,为计划于2017年左右发射的“嫦娥五号”探路,并在8天后以“跳跃式返回技术”成功返回地面.“跳跃式返回技术”指航天器在关闭发动机后进入大气层,依靠大气升力再次冲出大气层,降低速度后再进入大气层.如图所示,虚线为大气层的边界.已知地球半径R,地心到d点距离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嫦娥五号”在b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
B. | “嫦娥五号”在d点的加速度小于$\frac{g{R}^{2}}{{r}^{2}}$ | |
C. | “嫦娥五号”在a点速率大于在c点的速率 | |
D. | “嫦娥五号”在c点速率大于在e点的速率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质子与中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 | |
B. | ${\;}_{88}^{226}$Ra(镭)衰变为${\;}_{86}^{222}$Rn(氡)要经过1次α衰变 | |
C. | 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后而形成的电子流 | |
D.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大量该元素的原子核中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 | |
E. | 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电容器在电路中可以用来“通低频、通直流、阻高频” | |
B. | 法拉第提出了场的概念,并用电场线和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 | |
C. | 高频扼流圈在电路中可以用来“通低频、通直流、阻高频” | |
D. | 干簧管可以起到开关作用,“操纵”开关的是磁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