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忽略不计,ab是总电阻为2R的滑动变阻器,滑片P刚开始位于中间位置,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其下极板与地(取为零电势)相连,一电量为q带正电的粒子固定在两板中央e处,闭合开关S,待稳定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e处的电势为$\frac{1}{6}$E | |
B. | 若把滑片P移至b端,稳定后粒子的电势能减少了$\frac{1}{3}$Eq | |
C. | 若把滑片P移至b端,稳定后粒子所受电场力变为原来的2倍 | |
D. | 若把滑片P移至b端,同时上极板向上移动仅使板间距变为原来的2倍,稳定后电容器的带电量变为原来的1.5倍 |
分析 A、根据欧姆定律,求得总电流,再求得电容器的电压,从而求得e处的电势;
B、当滑片P移至b端,根据电路,求得电容器的电压,再结合电场力做功,从而确定电势能变化量;
C、根据以上分析,求得电容器的电压变化,粒子的电势能减少了$\frac{1}{3}$Eq从而确定电场强度的变化,即可求得电场力的变化;
D、根据Q=CU,结合电容器的决定式C=?$\frac{s}{4πkd}$,即可求解.
解答 解:A、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则干路电路I=$\frac{E}{R+\frac{R}{2}}$,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E-IR=$\frac{1}{3}$E,因e是中点,则e处的电势为$\frac{1}{6}$E,故A正确;
B、若把滑片P移至b端,则电容器的两端电压为E,那么电势是原来的3倍,因正电,且电势为正,所以粒子的电势能增大了2Eq,故B错误;
C、若把滑片P移至b端,则电容器的两端电压为E,因此电容器的电场强度变为原来的3倍,稳定后粒子所受电场力变为原来的3倍,故C错误;
D、因电容器的电压是原来的3倍,当把滑片P移至b端,同时上极板向上移动仅使板间距变为原来的2倍,那么电容C是原来的一半,根据Q=CU,可知,稳定后电容器的带电量变为原来的1.5倍,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掌握电势能与电势,及电荷与电性有关,理解电容器的定义式与决定式的不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一足够长的倾角为θ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在斜面顶端放置一长木板,木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板上固定一力传感器,连接传感器和光滑小球间是一平行于斜面的轻杆,如图所示,现由静止释放木板,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时传感器的示数为F1,当木板固定时,传感器的示数为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稳定后传感器的示数一定为零 | B. | tan θ=$\frac{μ{F}_{1}}{{F}_{2}}$ | ||
C. | cot θ=$\frac{{F}_{1}}{μ{F}_{2}}$ | D. | cot θ=$\frac{{F}_{2}}{μ{F}_{1}}$ |
13.将一只量程10mA、内阻未知的电流表改装成量程1A的安培表,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
电源:1.5V干电池2节
电流表G(量程10mA)
安培表A1(量程0.6A)
安培表A2(量程2A)
定值电阻RA=200Ω
定值电阻RB=5Ω
定值电阻RC=2Ω
电阻箱R(0~99.99Ω)
滑动变阻器R0(0~10Ω)
开关、导线若干
(1)测量电流表的内阻Rg,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其中定值电阻R2选择了RB,则R1应该选择RC;
(2)实验过程中改变R0的阻值,测得电流表G和安培表A1的读数Ig、I如下,请在图3Ig-I坐标系中作出图线,根据图线可求出电流表内阻Rg=243Ω;
(3)将电阻箱与电流表G并联改装成量程为1A的安培表,电阻箱取值为2.45Ω;
(4)图2是对改装电流表进行校对的实物电路,部分电路没有连线,请正确完成电路连线.
电源:1.5V干电池2节
电流表G(量程10mA)
安培表A1(量程0.6A)
安培表A2(量程2A)
定值电阻RA=200Ω
定值电阻RB=5Ω
定值电阻RC=2Ω
电阻箱R(0~99.99Ω)
滑动变阻器R0(0~10Ω)
开关、导线若干
(1)测量电流表的内阻Rg,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其中定值电阻R2选择了RB,则R1应该选择RC;
(2)实验过程中改变R0的阻值,测得电流表G和安培表A1的读数Ig、I如下,请在图3Ig-I坐标系中作出图线,根据图线可求出电流表内阻Rg=243Ω;
Ig/mA | 2.4 | 4.0 | 6.0 | 8.4 | 10.0 |
I/A | 0.12 | 0.20 | 0.30 | 0.42 | 0.50 |
(4)图2是对改装电流表进行校对的实物电路,部分电路没有连线,请正确完成电路连线.
20.如图所示,一个很长的竖直放置的圆柱形磁铁,产生一个辐射状的磁场,磁场水平向外.磁极狭缝间某点的磁感应强度与该点到圆柱形磁极中心轴的距离成反比.用横截面积一定的细金属丝制成的圆形单匝线圈,从某高度无初速释放,线圈在磁极狭缝间下落的过程中,线圈平面始终水平且保持与圆柱形磁极共轴.线圈被释放后( )
A. | 在图1俯视图中,线圈中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 | |
B. | 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线圈做自由落体运动 | |
C. | 线圈有最大速度,线圈半径越大,最大速度越小 | |
D. | 线圈有最大速度越大,最大速度与线圈半径无关 |
10.如图所示,是某次发射人造卫星的示意图,人造卫星先在半径为r的近地圆周轨道1上运动,然后改在椭圆轨道2上运动,最后在半径为7r的圆周轨道3上运动,a点是轨道1、2的交点,b点是轨道2、3的交点,人造卫星在轨道1上a点的速度为v1a,在轨道2上a点的速度为v2a,在轨道2上b点的速度为v2b,在轨道3上b点的速度为v3b,已知卫星在圆轨道运行时的引力势能为Ep=-$\frac{GMm}{r}$,选择无穷远处为势能零点,r是卫星与中心天体的球心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轨道1、2、3的周期之比为7$\sqrt{7}$:8:1 | |
B. | v2a>v1a>v2b>v3b | |
C. | v1a>v2a>v3b>v2b | |
D. | 圆周轨道1和3上运行时,卫星和地球系统的机械能之比为7:1 |
2.在电场和重力场都存在的空间中,一带电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了10J的功,重力做了6J的功,克服阻力做了7J的功,则此过程中带电小球的( )
A. | 机械能增加了10J,动能增加了9J | |
B. | 机械能增加了3J,动能增加了9J | |
C. | 电势能增加了10J,动能增加了9J | |
D. | 电势能减少了10J,重力势能增加了6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