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启动,启动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从t1时刻起汽车的功率保持不变,整个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恒为Ff,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0~t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等于Ff+m$\frac{{v}_{1}}{{t}_{1}}$ | |
B. | t1~t2时间内,汽车的功率等于(m$\frac{{v}_{1}}{{t}_{1}}$+Ff)V1 | |
C. | 汽车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max=($\frac{m{v}_{1}}{{F}_{f}{t}_{1}}$+1)V1 | |
D. | t1~t2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小于$\frac{{v}_{1}+{v}_{2}}{2}$ |
分析 汽车匀加速启动,由于牵引力不变,根据p=Fv可知随着汽车速度的增加,汽车的实际功率在增加,此过程汽车做匀加速运动,当实际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时,功率不能增加了,要想增加速度,就必须减小牵引力,当牵引力减小到等于阻力时,加速度等于零,速度达到最大值.
解答 解:A、由题图可知,0~t1阶段,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frac{{v}_{1}}{{t}_{1}}$,F1-Ff=ma,联立得,F1=m$\frac{{v}_{1}}{{t}_{1}}$+Ff,故A正确;
B、在t1时刻汽车达到额定功率P=F1v1=(m$\frac{{v}_{1}}{{t}_{1}}$+Ff)v1,t1~t2时间内,汽车保持额定功率不变,故B正确;
C、t2时刻,速度达到最大值v2,此时刻F2=Ff,P=F2v2,v2=$\frac{P}{{F}_{2}}$=($\frac{m{v}_{1}}{{F}_{f}{t}_{1}}$+1)v1,故C正确;
D、由v-t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可知,t1~t2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大于$\frac{{v}_{1}+{v}_{2}}{\;}$,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汽车的启动方式,对于汽车的两种启动方式,恒定加速度启动和恒定功率启动,对于每种启动方式的汽车运动的过程一定要熟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0.校运会跳高比赛中,高一(3)班小刚同学成功越过1.7m的高度获得冠军.在这一跳过程中,小刚同学做功最接近( )
A. | 50J | B. | 500J | C. | 5000J | D. | 50000J |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真空中的光速与光源的运动有关 | |
B. | X射线是比紫外线频率低的电磁波 | |
C. | 机械波和电磁波本质上不相同,但它们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 | |
D. |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使实验结果较为准确,应选用10cm长的细线和小铁球 |
1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将由35颗卫星组成.卫星的轨道有三种:地球同步轨道、中地球轨道和倾斜轨道.其中,中轨道半径大约是同步轨道半径的$\frac{2}{3}$倍,那么中轨道卫星与同步轨道卫星的周期之比约为( )
A. | $\sqrt{\frac{2}{3}}$ | B. | $\sqrt{(\frac{2}{3})^{3}}$ | C. | $\sqrt{(\frac{2}{3})^{2}}$ | D. | ($\frac{2}{3}$)2 |
8.下列关于物理原理在技术上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利用回旋加速器加速粒子时,通过增大回旋加速器半径,可以使粒子的速度超过光速 | |
B. | 光导纤维由内芯与外套两部分组成,光传播时要在界面上发生全反射,所以内芯的折射率应大于外套的折射率 | |
C. | 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发出紫外线脉冲信号来变换频道的 | |
D. | 摄影机镜头镀增透膜是利用了光的衍射特性 |
9.某实验小组用图1示器材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阻值RT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其中热敏电阻的阻值RT约为80Ω~200Ω,电流表内阻约为20Ω,电压表内阻约为20kΩ,电源内阻不计.该小组设计电路并连接了部分实物如图1所示.
(1)在实物图1中完成电路连线;
(2)用酒精灯对水加热,该同学测得不同温度下的电流和电压值.由表数据,可计算出t=63℃时RT=130Ω;
(3)请在图2中描出相应的点,并作出RT-t图线;
(4)由图线可知,热敏电阻RT阻值随温度t均匀减小,变化率为2.13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在实物图1中完成电路连线;
(2)用酒精灯对水加热,该同学测得不同温度下的电流和电压值.由表数据,可计算出t=63℃时RT=130Ω;
温度t(℃) | 30 | 42 | 52 | 63 | 73 | 80 |
电压U(V) | 5.44 | 5.35 | 5.27 | 5.20 | 5.00 | 4.97 |
电流I(mA) | 27.2 | 30.6 | 34.2 | 40.0 | 46.3 | 52.3 |
RT阻值Ω | 200 | 175 | 154 | 108 | 95 |
(4)由图线可知,热敏电阻RT阻值随温度t均匀减小,变化率为2.13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