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8.如图所示为宇宙中一恒星系的示意图,A为该星系的一颗行星,它绕中央恒星O的运行轨道近似为圆,已知引力常量为G,天文学家测得到A行星的运行轨道半径为R0,周期为T0.天文学家经过长期观测发现,A行星其实际运行的轨道与圆轨道总存在一些偏离,且周期性地每隔t0时间发生一次最大的偏离.天文学家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行星外侧还存在着一颗未知行星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星A的向心加速度大于中央恒星O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行星A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中央恒星O的第一宇宙速度
C.中央恒星O的质量为$\frac{4{π}^{2}{{R}^{3}}_{0}}{G{{T}^{2}}_{0}}$
D.行星B运行的周期T=t0+T0

分析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求得速度与半径r的关系,并可求得中心天体的质量;先根据多转动一圈时间为t0,求出卫星的周期;

解答 解:A、由a=$\frac{GM}{{r}^{2}}$,可知半径大的加速度小,则A错误
   B、$;v=\sqrt{\frac{GM}{r}}$可知行星A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中央恒星O的第一宇宙速度,则B正确
   C、由$;\\;mr\frac{4{π}^{2}}{{T}_{0}^{2}}$$mr\frac{4{π}^{2}}{{T}_{0}^{2}}$=G$\frac{Mm}{{r}^{2}}$可得:M=$\frac{4{π}^{2}{r}^{3}}{G{T}_{0}^{2}}$=$\frac{4{π}^{2}{{R}^{3}}_{0}}{G{{T}^{2}}_{0}}$,则C正确
   D、由题意可知:A、B相距最近时,B对A的影响最大,且每隔时间t0发生一次最大的偏离,说明A、B相距最近,设B行星的周期为T,则有:$(\frac{2π}{{T}_{0}}-\frac{2π}{T}){t}_{0}=2π$  解得:T=$\frac{{t}_{0}{T}_{0}}{{t}_{0}-{T}_{0}}$则D错误
故选:BC

点评 要注意已知旋转天体的轨道半径和周期求出的是中心天体的质量,而不是旋转天体本身的质量,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这一理论,并能灵活运用,知道A、B相距最近时,B对A的影响最大,且每隔时间t0发生一次最大的偏离,说明A、B相距最近,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在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组装了一套如图1所示的装置,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一端与细绳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与小车尾部相连接,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1)排除阻力干扰,不挂钩码,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间距相等的点.
(2)测量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按图3组装好仪器,并连接好所需电路,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先接通拉力传感器和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关闭电源.
(3)在打出的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如图2所示.在纸带上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取O、A、B、C、D、E等多个计数点,各个计数点到O点间的距离分别用hA、hB、hC、hD、hE…表示,则小车和拉力传感器在计时器打下D点时的动能表达式为$\frac{M({h}_{E}-{h}_{C})^{2}}{8{T}^{2}}$,若拉力传感器的读数为F,计时器打下A点到打下D点过程中,细绳拉力对小车所做功的表达式为F(hD-hA)..
(4)某同学以A点为起始点,以A点到各个计数点动能的增量△Ek为纵坐标,以A点到各个计数点拉力对小车所做的功W横坐标,在坐标纸(毎一小格为正方形)上作出了△Ek-W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