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2s、3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A.1:23:33 1:22:32 | B.1:22:32 1:2:3 | C.1:2:3 1:1:1 | D.1:3:5 1:2:3 |
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可得:物体通过的第一段位移为
,又前3s的位移减去前1s的位移就等于第二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二段位移为
,又前6s的位移减去前3s的位移就等于第三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三段位移为
,故
,
在第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在第二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在第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故,A正确。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平均速度.本题求解第二段和第三段位移的方法十分重要,要注意学习和积累,并能灵活应用.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重庆高楼很多,高空坠物很危险。小明妈妈在八楼阳台顶上挂了一些腊肉,有一块因没系牢掉了下去,差一点砸到楼下聊天的两位老婆婆。假定每层楼高3m,不计空气阻力,则
A.腊肉落地时的速度约为9m/s,楼下的人应该能轻松接住 |
B.腊肉约经过5s时间落地,只要发现及时楼下的人来得及躲避 |
C.腊肉经过八楼和七楼所用时间约为总运动时间的一半 |
D.腊肉全程的平均速度与过四楼的天花板时的瞬时速度一样大 |
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5:1,甲从H高处自由下落,乙从2H高处同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
B.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 |
C.甲、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 |
D.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 |
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10" m/s2.则( )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
B.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5 m/s |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 |
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 m |
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一秒内的位移为它最后一秒内位移的一半,g取10 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A.5 m | B.11.25 m |
C.20 m | D.31.25 m |
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A.10m | B.20m | C.30m | D.40m |
从屋檐上,每隔相等的时间积成一滴水下落,当第1滴落地时,第6滴刚好形成,观察到第5、6滴间距离约为1m,则屋檐的高度为 ( )
A.4m | B.5m | C.6m | D.25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