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下列关于物理规律及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光在同一种介质传播的速度保持不变 | |
B. | 一单色光由空气射入玻璃,其频率不变,波长变短 | |
C. | 根据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不一定能产生电磁波 | |
D. |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只要入射角合适,一定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 |
E. | 红光和绿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形成的干涉条纹中,红光的条纹间距较大 |
分析 A、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才保持速度不变;
B、光发生折射,频率不变,则波长与波速成正比;
C、非均匀变化的电场,才能发生电磁波;
D、根据光的全反射条件: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E、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x=$\frac{Lλ}{d}$,即可判定红光的间距大小.
解答 解:A、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其的速度才保持不变,故A错误;
B、一单色光由空气射入玻璃,其频率不变,因折射率变大,根据v=$\frac{c}{n}$,可知,波速减小,
再由v=λf,可知,波长变短,故B正确;
C、根据电磁场理论,非均匀变化的电场,才一定能产生电磁波,若是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不会产生电磁波,故C正确;
D、光从一种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一种介质,且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时,才一定能发生全反射现象,故D错误;
E、红光和绿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形成的干涉条纹中,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x=$\frac{Lλ}{d}$,因红光的波长长,则红光的条纹间距较大,故E正确;
故选:BCE.
点评 考查光传播速度影响的因素,掌握光的折射中,频率不变,波速与波长成正比,理解光的全反射条件,注意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的内容,及各自含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2.如图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做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y表示速度,则t=t1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 |
B. | 若y表示速度,则0~t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 |
C. | 若y表示位移,则t=t1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 |
D. | 若y表示位移,则0~t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
13.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带电量相等,相互间的引力为F,用第三个不带电的相同小球依次接触两个带电球后再移走,且保持两小球间距不变,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 )
A. | $\frac{F}{2}$ | B. | $\frac{F}{4}$ | C. | $\frac{F}{8}$ | D. | $\frac{3F}{8}$ |
10.关于电势和电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该点运动到零电势点电场力所做的功 | |
B. | 克服电场力做功时,负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减少 | |
C. | 电场中电势为正值的地方,电荷的电势能必为正值 | |
D. | 正电荷沿电场线移动,其电势能一定增加 |
17.如图,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竖直轻质弹簧,弹簧处于原长时,上端正好到达B位置,现将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与弹簧上端粘连在一起,丙在竖直向下的外力作用下,小球将弹簧的上端缓慢压缩至C处后无初速释放,已知此后小球的运动始终在竖直方向上,小球能达到的最高点为A点,忽略空气阻力和小球与弹簧粘连处弹簧长度的变化,则关于小球释放后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当弹簧上端到达B位置时,小球的速度最大 | |
B. | 弹簧的上端处在A、C两位置时,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
C. | 小球从C位置释放至运动到最高点A位置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一直增加 | |
D. | 小球从C位置释放至运动到最高点A位置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变小再变大 |
7.四个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两个电流表A1、A2和两个电压表V1、V2,A1的量程小于A2的量程,V1的量程小于V2的量程,把它们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 )
A. | A1的读数比A2的读数小 | |
B. | A1指针偏转角度与A2指针偏转角度相等 | |
C. | V1读数比V2读数相等 | |
D. | V1指针偏转角度与V2指针偏转角度相等 |
14.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视为相等.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
A. | 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 N | B. | 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8 N | ||
C. |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 D. |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