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冰的密度是0.9×103㎏/m3,冰的摩尔质量是18g.假设分子为立方体模型,估算相邻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3×10-10m.(NA=6×1023mol-1取一位有效数字)分析 根据冰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得出冰的摩尔体积,从而得出每个分子的体积,结合立方体的体积求出相邻分子间的距离.
解答 解:分子体积为:$v=\frac{M}{ρ{N}_{A}}$,
分子为立方体模型,有v=a3,则相邻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
a=$\root{3}{v}=\root{3}{\frac{M}{ρ{N}_{A}}}$=$\sqrt{\frac{18×1{0}^{-3}}{0.9×1{0}^{3}×6×1{0}^{23}}}≈3×1{0}^{-10}m$.
故答案为:3×10-10.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通过摩尔质量和密度求出摩尔体积,知道阿伏伽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物理量和微观物理量的桥梁,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3.张衍在静水中划船的速度为2m/s,他要渡过20m宽的孝子河,已知孝子河水的速度为4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张衍不能使船垂直到达对岸 | B. | 张衍渡河的速度一定为5m/s | ||
C. | 张衍不能渡过河 | D. | 张衍渡河的时间不可能为10s |
4.关于电磁波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日光灯启动时,旁边的收音机会发出“咯咯”声,这是由于电磁波的干扰造成的 | |
B. | 红外线应用在遥感技术中,是利用了它穿透本领强的特性 | |
C. | 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存在,后来他又用实验证实了自己的预言 | |
D. | 日光灯是紫外线的荧光效应的应用,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发出紫外线脉冲信号来变换频道的 |
8.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t=0时刻,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在0到t0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则( )
A. | t0时刻,力F等于0 | |
B. | 在0到t0时间内,力F大小恒定 | |
C. | 在0到t0时间内,物体的速度逐渐变大 | |
D. | 在t0时刻,物体的速度最大 |
13.在抗震抢险过程中,某武警部队利用直升机抢救被困的群众,静止在空中的直升机用绳索将受灾群众救助到直升机内.已知被救助群众的质量为m,开始发动机带动绳索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v1时,功率达到额定功率P,此后保持发动机的功率不变,直到速度达到最大值v2时匀速上升,则整个过程中正确的是( )
A. | 当匀速上升时绳索的拉力最大,其值为$\frac{P}{{v}_{2}}$ | |
B. | 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绳索的拉力最大,其值为$\frac{P}{{v}_{1}}$ | |
C. | 运动过程中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2=$\frac{P}{mg}$ | |
D. | 匀加速运动持续的时间为$\frac{m{v}_{1}^{2}}{P-mg{v}_{1}}$ |
11.在田径运动会投掷项目的比赛中,投掷链球、铅球、铁饼和标枪等都是把物体斜向上抛出的运动,如图所示,这些物体从被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 )
A. | 物体的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 B. | 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 ||
C. | 物体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 D. | 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