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3?南通二模)B.(选修模块3-4)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CD

A.物体做受迫振动等于其固有频率
B.机械波都具有偏振现象
C.全息照相是利用了激光具有很好的相干性
D.爱因斯坦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概念具有相对意义
(2)雨后彩虹是太阳光经过天空中小水珠折射后形成的,太阳光经过小水珠折射后某色光的光路如图所示,虚线是入射光和折射光线延长线,α是两虚线夹角.由于太阳光是复色光,而水对不同色光折射率不同,光频率越高,折射率越大.则
色光在水珠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红光和紫光经过小水珠折射后,α
(选填“>”、“=”或“<”)α
(3)如图所示,x轴上波源A在t=0时刻开始做简谐运动,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是图中的正弦曲线,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AB间的距离为8m,在t=3.6s时刻质点B刚好完成了5次全振动.求:
①波传播速度v.
②质点B在3.6s内通过的总路程s.
分析:(1)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横波才能产生偏振现象.利用光的干涉来制成全息照片.爱因斯坦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概念具有相对意义.
(2)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为v=
c
n
,折射率越大,光速越小,相同的入射角,介质对这种色光的偏折角越大.
(3)①由图读出周期T,在t=3.6s时刻质点B刚好完成了5次全振动,振动的时间为tB=5T,振动从A传到B的时间为t-tB,传播距离为△x=8m,由公式v=
△x
△t
求波速.
②质点振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是四个振幅,即s0=4A,即可求出质点B在3.6s内通过的总路程s.
解答:解:(1)A、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固有频率无关.故A错误.
B、只有横波才能产生偏振现象.故B错误.
C、全息照相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来制作照片.故C正确.
D、爱因斯坦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故D正确.
故选CD
(2)水对不同色光折射率不同,光频率越高,折射率越大.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由v=
c
n
,知红色光在水珠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入射角相同时,红光和紫光经过小水珠折射后,
设第一次折射时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则由几何关系得:
α
2
=r-(i-r)=2r-i,得α=4r-2i.红光的折射角最大,则α最大,则有α>α
(3)①由图知,该波的周期为T=0.4s,则各个振动质点的振动周期也为T=0.4s
B完成5次全振动时间tB=5T=2s
波速为v=
△x
△t
=
△x
t-tB
=
8
3.6-2
=5m/s
②质点振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s0=4A=4×5cm=20cm
则质点B在3.6s内通过的总路程s=5s0=100cm
故答案为:
(1)CD
(2)红,>
(3)①波速为5m/s.②质点B在3.6s内通过的总路程s是100cm.
点评:本题考查了振动与波动部分:受迫振动、偏振、干涉、相对论基本原理,以及几何光学、波动图象等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