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m1=0.5kg的小物块P置于台面上的A点并与弹簧的右端接触(不拴接),轻弹簧左端固定,且处于原长状态。质量M=l kg的长木板静置于水平面上,其上表面与水平台面相平,且紧靠台面右端。木板左端放有一质量m2=1kg的小滑块Q。现用水平向左的推力将P缓慢推至B点(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撤去推力,此后P沿台面滑到边缘C时速度v0=10m/s,与小车左端的滑块Q相碰,最后物块P停在AC的正中点,Q停在木板上。已知台面AB部分光滑,P与台面AC间动摩擦因数μ1=0.1,AC间距离L=4m。Q与木板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木板下表面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0.1(g取10m/s2),求:
(1)撤去推力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2)长木板运动中的最大速度;
(3)长木板的最小长度。
【答案】(1) 27J (2) 2m/s (3) 3m
【解析】试题分析:研究小物块从P到B再到C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列式,可求得弹簧对物块P做的功,从而得到弹簧的弹性势能;小物块P和滑块Q碰撞的过程,遵守动量守恒定律,由此列式.小物块P从碰撞后到静止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列式,联立求
出碰后Q获得的速度.Q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向右加速,Q向右减速,当两者速度相等后一起减速,所以两者共速时Q的速度最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和速度公式结合求长木板运动中的最大速度;长木板的最小长度等于Q相对于木板的位移大小,由位移公式求解。
(1)小物块从P到B再到C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解得:
根据功能关系知:撤去推力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2)小物块P和滑块Q碰撞的过程,取向右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小物块P从碰撞后到静止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解得:
Q在长木板上滑动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Q:
对木板:
解得:
当物块Q和木板速度相等时,木板的速度最大,设速度为v,滑行时间为t
对Q有:
对木板:
代入数据解得:
所以长木板运动中的最大速度是2m/s.
(3)在Q和木板相对滑动的过程中,Q的位移:
木板的位移:
木板的最小长度:
代入数据解得:
【题目】一般情况下,金属导体的电阻会随着温度改变而改变。某同学为研究一小灯泡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设计并完成了有关的实验。实验中用到了下列器材:待测小灯泡、15V直流稳压电源、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30Ω,最大允许电流为1.0A)、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15kΩ)、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约0.13Ω)、开关一只及导线若干。实验中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可以从0V至额定电压范围内变化,从而测出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压,得到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U/V | 0 | 0.75 | 1.38 | 1.80 | 2.30 | 3.2 | 4.3 |
I/A | 0 | 0.04 | 0.07 | 0.09 | 0.12 | 0.15 | 0.18 |
U/A | 5.0 | 6.1 | 7.2 | 8.3 | 10.3 | 12.0 | |
I/A | 0.19 | 0.21 | 0.22 | 0.23 | 0.25 | 0.26 |
(1)请在右边框内画出为完成上述实验而设计的合理的电路图。
(2)通过所测的数据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其两端所加电压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保持不变”或“减小”)。从而得到了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3)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约为 Ω(保留2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