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某静电场中的电场线如图所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由M运动到N,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粒子必定带正电荷 | |
B. | 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 | |
C. | 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 | |
D. | 粒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它在N点的动能 |
分析 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小,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解答 解:A、由电荷的运动轨迹可知,电荷的受力沿着电场线的方向,所以电荷为正电荷,所以A正确.
B、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小,由图可知,N点的场强大于M点的场强的大小,在N点的受力大于在M的受力,所以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所以B错误,C正确.
D、正电荷沿着电场的方向运动,所以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所以粒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它在N点的动能,所以D正确.
故选:ACD.
点评 根据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掌握住电场线的特点,并理解某点切线方向即为电场强度的方向,即为正电荷的电场力方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其中t2=2t1,则( )
A. | 在t1时刻,乙物体在前,甲物体在后 | |
B. | 在t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 |
C. | 在t1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相等,且两物体相距最远 | |
D. | 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
20.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较远的轨道的过程中( )
A. | 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增加,原子的能量增加 | |
B. | 原子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电势能减少,原子的能量减少 | |
C. | 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少,原子的能量增加 | |
D. | 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电势能增加,原子的能量增加 |
17.“中国月球着陆探测器”在中国航天馆揭开神秘面纱.它将带着中国制造的月球车,在38万千米之外的月球表面闲庭信步.月球的表面长期受到宇宙射线的照射,使得“月壤”中的${\;}_{2}^{3}$He含量十分丰富,科学家认为,${\;}_{2}^{3}$He发生核聚变的极好原料,将来${\;}_{2}^{3}$He也许是人类重要的能源,所以探测月球意义十分重大.关于${\;}_{2}^{3}$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_{2}^{3}$He的原子核内有三个中子两个质子 | |
B. | ${\;}_{2}^{3}$He的原子核内有一个中子两个质子 | |
C. | ${\;}_{2}^{3}$He发生聚变,放出能量,一定会发生质量亏损 | |
D. | ${\;}_{2}^{3}$He原子核内的核子靠万有引力紧密结合在一起 |
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牛顿首先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 |
B. |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 | |
C. | 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必然结果 | |
D. | 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 |
1.如图所示,是两点电荷周围电场线的平面示意图,P、Q两点是电场线上的两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两点电荷所带电量一定相等 | B. | 两点电荷电性一定相同 | ||
C. | P点电势一定低于Q点电势 | D. | P点电场强度一定大于Q点电场强度 |
2.如图所示,100个大小相同、质量均为M的无摩擦小球,静止放置于两个相互垂直且光滑的平面上,斜面AB与水平面夹角为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2号小球共受到3个力的作用,2号小球对3号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48mg | |
B. | 2号小球共受到3个力的作用,2号小球对3号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49mg | |
C. | 2号小球共受到4个力的作用,2号小球对3号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48mg | |
D. | 2号小球共受到4个力的作用,2号小球对3号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49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