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质点和重心都是理想化模型 | |
B. |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 |
C. |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预言了太阳系各行星的运动轨道 | |
D. | 速度和加速度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
分析 理想化模型是抓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得到的.知道比值定义法的含义,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
解答 解:A、重心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不是理想化模型;故A错误;
B、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牛顿第二定律给出了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故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但不是特例;故B错误;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预言了太阳系各行星的运动轨道;故C正确;
D、速度采用了比值定义法,加速度的定义式a=$\frac{△v}{△t}$也采用了比值定义法;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属于记忆知识,要了解、熟悉物理学史,关键在于平时注意积累和记忆,不可忽视,不然很容易出错.对于物理学上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等效替代法、理想化模型法、比值定义法等等要理解并掌握,并进行归纳总结,对学习物理量的意义有很大的帮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4.“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这次发射后的卫星直接进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为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直接奔月,当卫星到达月球附近的特定位置时,卫星就必须“急刹车”,也就是近月制动,以确保卫星既能被月球准确捕获,又不会撞上月球,并由此进入近月点100公里、周期为12小时的椭圆轨道a,再经过两次轨道调整,进入100公里的近月圆轨道b,轨道a和b相切与P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7.9km/s,小于11.2km/s | |
B. | “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11.2km/s | |
C. | “嫦娥二号”卫星在轨道a、b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 |
D. | “嫦娥二号”卫星 在轨道a、b上经过P点时加速度不相等 |
11.关于电阻和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将一根导线等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 |
B. | 由 R=$\frac{U}{I}$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 |
C. |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才有电阻 | |
D. | 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 |
18.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小球静止置于高低不同的两个平台上,a、b、c 分别为不同高度的参考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以c为参考平面,M的机械能大 | |
B. | 若以b为参考平面,M的机械能大 | |
C. | 若以a为参考平面,m的机械能大 | |
D. | 无论如何选择参考平面,总是M的机械能大 |
8.一根长为2R且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別系在质量为m的小圆环上,小圆环静置于半径为R的大圆环的顶端A点.在绳上通过一个光滑挂钩悬挂一质量为M=2m的小物块.由于某种扰动,两小圆环分别向两边对称地缓慢移动,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 小圆环受到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 |
B. | 小圆环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 |
C. | 轻绳中的张力逐渐变大 | |
D. | 如果小环与大环之间光滑,轻绳都可以成水平拉直状态 |
15.一质量为m的物体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匀速下滑,在下滑时间t内,斜面对物体作用力的冲量为( )
A. |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 B. | 方向竖直向上 | ||
C. | 大小等于mgtcosθ | D. | 大小等于mgtsin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