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某同学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标上1、2、3、4、5、6、7、8,测量并计算出的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下表:
 
x1
x2
x3
x4
x5
x6
x7
距离(cm)
3.52
3.68
3. 83
3.91
4.16
4.32
4.47
该同学分析数据后发现有一距离计算错了,这段距离是        (填符号).该同学剔除该数据后,利用其它6个数据正确计算出了加速度.该同学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  
(2)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 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N)
0.196
0.392
0.588
0.784
0.980
加速度a(m·s-2)
0.69
1.18
1.66
2.18
2.70
①请根据实验数据在下图中作出a-F的关系图象.

②该实验的研究对象是     ,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对照本实验提供数据,分析主要原因是     
(1)x4               (2分)    (2分)
(2)①a-F图象如图所示  (2分)

②小车、砝码盘和砝码组成的系统(2分)  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2分)

试题分析:(1)因小车做匀变速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判断,x4计算错误;根据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可得:,联立得:;(2) ①描点作图,如图所示 ②从小车上取下砝码放在砝码盘里,小车、砝码盘和砝码组成的系统的质量保持不变,所以研究对象为小车、砝码盘和砝码组成的系统;由图知力F等于零时,加速度不为零,故是因为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8分)
(1)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根长度为L的电阻丝的电阻率。
①由图甲可知电阻丝的直径D=________mm。
②将如下实验操作补充完整:按图乙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置于B端;将S2拨向接点1,闭合S1,调节R1,使电流表示数为I0;将电阻箱R2的阻值调至最大,S2拨向接点2,                        ,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0,记录此时电阻箱的示数为R2

③此电阻丝的电阻率的表达式            。(用已知量和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通过研究重锤的落体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①在实验所需的物理量中,需要直接测量的是     ,通过计算得到的是     。(填写代号)
A.重锤的质量
B.重锤下落的高度
C.重锤底部距水平地面的高度
D.与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
②在实验得到的纸带中,我们选用如图乙所示的起点O与相邻点之间距离约为2mm的纸带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中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原始点,F点是第n个点。设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表达式可以用在本实验中计算F点速度vF的是         
A. vF = g(nT )               B.vF = 
C.vF =                D.vF = 

③若代入图乙中所测的数据,求得在误差范围内等于                  (用已知量和图乙中测出的物理量表示),即可验证重锤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即使在操作及测量无误的前提下,所求也一定会略                  (选填“大于”或“小于”)后者的计算值,这是实验存在系统误差的必然结果。
④另一名同学利用图乙所示的纸带,分别测量出各点到起始点的距离h,并分别计算出各点的速度v,绘出v2-h图线,如图丙所示。从v2-h图线求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g′=         m/s2( 保留3位有效数字 )。则由上述方法可知,这名同学是通过观察v2-h图线是否过原点,以及判断             (用相关物理量的字母符号表示)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的。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