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3.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实验记录纸如图1所示,O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F3的方向过P3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3.30N、F2=3.85N和F3=4.25N.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的合力.

(2)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于O点,下端N挂一重物.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N,在白纸上记录下N的轨迹.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N的轨迹.
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如图3所示.过O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b两点,则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a和b时所受拉力Fa、Fb的大小关系为Fa=Fb
(3)根据(2)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哪些?BD.(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橡皮筋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
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D.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先作出F2与F1的合力,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求出合力.
根据平衡条件进行分析求解,根据图丙中的实验分析结果结合实验数据进行求解.
根据图(丙)中的实验分析结果结合实验数据进行求解.

解答 解:(1)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F2与F1的合力,作图如下,

F1和F2的合力F=4.70N.
(2)过O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b两点,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a和b时所受拉力Fa、Fb的方向相同,
由于缓慢地移动N,根据平衡条件得Fa、Fb的大小关系为Fa=Fb
(3)A、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故A错误,B正确;
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小,故C错误;
D、从开始缓慢地移动N,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增大,从图3中发现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间距在增大,所以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故D正确;
故选:BD.
故答案为:(1)如图;合力F=4.70N;
(2)Fa=Fb
(3)B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合力与分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缓慢地移动可以看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掌握平衡条件的应用.
对于中学中的实验,学生尽量要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具体操作细节的意义,解答实验问题时才能更加有把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某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先探究了弹簧弹力大小与长度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弹簧处于竖直方向.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
(1)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4cm,劲度系数k=50N/m.
(2)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只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10cm.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步骤是:①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绳套,每根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②沿着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某一位置,将该位置标记为O点,读取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记录为F1、F2,并用笔在两绳的拉力方向上分别标记a、b两点,分别将其与O点连接,表示两力的方向.③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然拉至O点,记录其拉力F的大小并用上述方法记录其方向.

(3)在③中,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然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前后两次作用力的效果相同.
(4)这位同学在实验中确定分力方向时,同实验小组的另一个同学提出:图甲所示的a点位置标记得不妥当,其原因是:oa两点的距离太近,画力的方向时容易产生误差.
(5)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力的图示,其中F1和F2的合力:理论值是F′,实际测量值是F.(填F或F′)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