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3.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L0=945.8mm;用游标卡尺测得 摆球的直径如图所示,则摆球直径d=20.20mm;用秒表测得单摆完成n=40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若用给定物理量符号表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则g=$\frac{4{{n}^{2}π}^{2}({L}_{0}+\frac{d}{2})}{{t}^{2}}$.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BD.(填字母代号)
A.计算摆长时没有计入摆球的半径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C.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D.试验中误将39次全振动数为40次.
分析 (1)游标卡尺读数:先读主尺(只读整数),再加上游标尺(格数乘以分度分之一,格数找对齐的一个不估读);秒表读数等于大盘刻度读数加上小盘刻度读数;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列式求解;
(2)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列式分析误差情况
解答 解:游标尺主尺:20mm;
游标尺对齐格数:4个格,读数为:4×0.05=0.20mm;
所以直径为:20+0.20=20.20mm;
周期T=$\frac{t}{n}$
根据T=2π$\sqrt{\frac{L}{g}}$得:g=$\frac{4{π}^{2}L}{{T}^{2}}=\frac{4{π}^{2}({L}_{0}+\frac{d}{2})}{{T}^{2}}$=$\frac{4{{n}^{2}π}^{2}({L}_{0}+\frac{d}{2})}{{t}^{2}}$;
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说明摆长测量值偏大或者周期测量值偏小;
A、计算摆长时没有计入摆球的半径,摆长测量值偏小,故加速度测量值偏小,故A错误;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周期测量值偏小,故加速度测量值偏大,故B正确;
C、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故相对与原来的单摆,周期测量值偏大了,故加速度测量值偏小,故C错误;
D、试验中误将39次全振动数为40次,周期测量值偏小,故加速度测量值偏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故答案为:20.20;$\frac{4{{n}^{2}π}^{2}({L}_{0}+\frac{d}{2})}{{t}^{2}}$;BD.
点评 常用仪器的读数要掌握,这是物理实验的基础.掌握单摆的周期公式,从而求解加速度并进行误差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3.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周期为0.40s.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都相等的各质元依次为P1,P2,P3….已知P1和P2之间的距离为20cm,P2和P3之间的距离为60cm,则P1的振动传到P2所需的时间为( )
A. | 0.50 s | B. | 0.20 s | C. | 0.13 s | D. | 0.10 s |
8.用r表示两分子之间的距离,Ep表示两个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当r=r0时时,两个分子之间引力等于斥力,设两个分子间相距较远时,Ep=0,则( )
A. | 当分子间距r 变小时,引力减小,斥力增大 | |
B. | 当r>r0时,引力大于斥力,r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Ep增加 | |
C. | 当r<r0时,引力大于斥力,r减小时分子力做负功,Ep减小 | |
D. | 当r=r0时,Ep=0 |
5.下列电荷的电荷量不可能是( )
A. | 4.0×10-19C | B. | 6.4×10-19C | C. | 1.6×10-10C | D. | 2.0×10-19C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 |
B. | 匀变速运动的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 |
C. | 物体加速度大小、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 |
D. | 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合运动必是直线运动 |
3.半径为R的半圆柱形介质截面如图所示,O为圆心,AB为直径,Q是半圆O上的一点,QO垂直于AB.相互平行的同种单色光a和b,从不同位置进入介质,光线a沿直线射向O点,在O点恰好发生全反射,光线b从Q点射入介质,入射角为45°.b光经介质折射后交于直径AB上的P点,则P点距O点的距离为( )
A. | $\frac{\sqrt{3}}{3}$R | B. | $\frac{\sqrt{2}}{2}$R | C. | $\frac{\sqrt{3}}{2}$R | D. | $\frac{1}{2}$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