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1?静安区一模)运动物体的动能E与质量m和速度v有关.某同学猜想动能E与m,v的可能关系为E1=mv、E2=m2v、E3=mv2、E4=m2v2.现用DIS探究上述关系.
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将揷有挡光片的导轨小车放在安装有光电门传感器的水平导轨上,忽略小车与导轨间的摩擦.泡沫摩擦块置于光电门支架之后,它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素为一确定的值.
实验过程
给小车一个初速度,让小车通过光电门,然后撞击泡沫摩擦块,并推动摩擦块共同前进距离s,使摩擦块克服滑动摩擦力做功.建立对应的s-E坐标.
改变小车的质量m、速度v,多次重复上述实验,利用DIS获得下图所示的s-E坐标中的各数据点.
观察各s-E坐标中的数据点发现仅s-E3坐标中的数据点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几乎在一直线附近.用正比例拟合后可得拟合直线过原点.
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光电门传感器的作用是
(2)实验中选择研究s-E图象,是因为摩擦块滑动距离s能反映
(3)由s-E3图线可得到动能E与m,v关系的结论是:
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将揷有挡光片的导轨小车放在安装有光电门传感器的水平导轨上,忽略小车与导轨间的摩擦.泡沫摩擦块置于光电门支架之后,它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素为一确定的值.
实验过程
给小车一个初速度,让小车通过光电门,然后撞击泡沫摩擦块,并推动摩擦块共同前进距离s,使摩擦块克服滑动摩擦力做功.建立对应的s-E坐标.
改变小车的质量m、速度v,多次重复上述实验,利用DIS获得下图所示的s-E坐标中的各数据点.
观察各s-E坐标中的数据点发现仅s-E3坐标中的数据点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几乎在一直线附近.用正比例拟合后可得拟合直线过原点.
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光电门传感器的作用是
测量小车的速度v
测量小车的速度v
(2)实验中选择研究s-E图象,是因为摩擦块滑动距离s能反映
小车动能的大小
小车动能的大小
(3)由s-E3图线可得到动能E与m,v关系的结论是:
E与mv2成正比
E与mv2成正比
.分析:(1)光电门可以测出物体通过时的挡光时间,因此可以用物体通过的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
(2)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小车获得的动能和摩擦块撞击后一起减速运动,克服摩擦力做功,运动距离的大小可以反映小车动能的大小;
(3)根据图线性质可知E与mv2成正比.
(2)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小车获得的动能和摩擦块撞击后一起减速运动,克服摩擦力做功,运动距离的大小可以反映小车动能的大小;
(3)根据图线性质可知E与mv2成正比.
解答:解:(1)光电门可以测出物体通过时的挡光时间,因此可以用物体通过的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因此利用光电门传感器的作用是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
故答案为:测量小车的速度v.
(2)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小车获得的动能和摩擦块撞击后一起减速运动,克服摩擦力做功,运动距离的大小可以反映小车动能的大小.
故答案为:小车动能的大小.
(3)图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因此根据图线性质可知E与mv2成正比.
故答案为:E与mv2成正比.
故答案为:测量小车的速度v.
(2)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小车获得的动能和摩擦块撞击后一起减速运动,克服摩擦力做功,运动距离的大小可以反映小车动能的大小.
故答案为:小车动能的大小.
(3)图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因此根据图线性质可知E与mv2成正比.
故答案为:E与mv2成正比.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动能定理的过程,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实验装置和实验原理,然后根据有关数学知识得出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