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1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本实验中,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当做小车所受的
(2)根据在某次实验中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3)控制变量法是一种实验研究的方法,某同学为了探究影响平抛运动水平射程的因素,通过改变抛出点的高度及初速度的方法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以下探究方案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是
A.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
B.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
C.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D.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1)在本实验中,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当做小车所受的
合外力
合外力
,用DIS系统(数字化实验系统)测小车的加速度.在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中,不需要
不需要
(选填“需要”“不需要”)同时在小车上加减砝码.(2)根据在某次实验中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
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
,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C
C
(选填A、B、C、D其中一项)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3)控制变量法是一种实验研究的方法,某同学为了探究影响平抛运动水平射程的因素,通过改变抛出点的高度及初速度的方法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以下探究方案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是
B
B
.序号 | 抛出点的高度(m) | 水平初速度(m/s) | 水平射程(m) |
1 | 0.20 | 2.0 | 0.40 |
2 | 0.20 | 3.0 | 0.60 |
3 | 0.45 | 2.0 | 0.60 |
4 | 0.45 | 4.0 | 1.20 |
5 | 0.80 | 2.0 | 0.80 |
6 | 0.80 | 6.0 | 2.40 |
B.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
C.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D.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分析:①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控制小车的质量保持不变;平衡摩擦力后用钩码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
②控制实验所控制的变量,分析图象,根据图象特点得出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注意事项分析图象偏离直线的原因.
③实验探究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即应控制其它变量不变,探究其它两个变量的关系;
②控制实验所控制的变量,分析图象,根据图象特点得出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注意事项分析图象偏离直线的原因.
③实验探究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即应控制其它变量不变,探究其它两个变量的关系;
解答:解:(1)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合力.
用DIS系统测小车的加速度.在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中,不需要同时在小车上加减砝码.
(2)根据在某次实验中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小车的质量一定,加速a与合力F成正比.
由于OA段a-F关系为一倾斜的直线,所以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由实验原理:mg=Ma
得a=
而实际上a′=
可见A,B段明显偏离直线是由于没有满足M>>m造成的,故选项C正确.
(3)A、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应控制抛出点的高度高度不变,可用表中序号为1、2的实验数据,故AD错误;
B、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应控制水平初速度不变,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故B正确,C错误;
故选B
故答案为:(1)合外力 不需要
(2)①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②C
(3)B
用DIS系统测小车的加速度.在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中,不需要同时在小车上加减砝码.
(2)根据在某次实验中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小车的质量一定,加速a与合力F成正比.
由于OA段a-F关系为一倾斜的直线,所以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由实验原理:mg=Ma
得a=
mg |
M |
mg |
m+M |
(3)A、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应控制抛出点的高度高度不变,可用表中序号为1、2的实验数据,故AD错误;
B、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应控制水平初速度不变,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故B正确,C错误;
故选B
故答案为:(1)合外力 不需要
(2)①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②C
(3)B
点评:本题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实验数据处理、实验误差分析,实验误差分析是本题的难点;应知道当砝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可以认为小车受到的拉力等于钩码重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如图1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本实验中,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当做小车所受的______,用DIS系统(数字化实验系统)测小车的加速度.在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中,______ (选填“需要”“不需要”)同时在小车上加减砝码.
(2)根据在某次实验中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选填A、B、C、D其中一项)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3)控制变量法是一种实验研究的方法,某同学为了探究影响平抛运动水平射程的因素,通过改变抛出点的高度及初速度的方法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以下探究方案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是______.
序号 | 抛出点的高度(m) | 水平初速度(m/s) | 水平射程(m) |
1 | 0.20 | 2.0 | 0.40 |
2 | 0.20 | 3.0 | 0.60 |
3 | 0.45 | 2.0 | 0.60 |
4 | 0.45 | 4.0 | 1.20 |
5 | 0.80 | 2.0 | 0.80 |
6 | 0.80 | 6.0 | 2.40 |
B.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
C.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D.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如图1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本实验中,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当做小车所受的______,用DIS系统(数字化实验系统)测小车的加速度.在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中,______ (选填“需要”“不需要”)同时在小车上加减砝码.
(2)根据在某次实验中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选填A、B、C、D其中一项)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3)控制变量法是一种实验研究的方法,某同学为了探究影响平抛运动水平射程的因素,通过改变抛出点的高度及初速度的方法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以下探究方案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是______.
A.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
B.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
C.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D.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1)在本实验中,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当做小车所受的______,用DIS系统(数字化实验系统)测小车的加速度.在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中,______ (选填“需要”“不需要”)同时在小车上加减砝码.
(2)根据在某次实验中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选填A、B、C、D其中一项)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3)控制变量法是一种实验研究的方法,某同学为了探究影响平抛运动水平射程的因素,通过改变抛出点的高度及初速度的方法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以下探究方案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是______.
序号 | 抛出点的高度(m) | 水平初速度(m/s) | 水平射程(m) |
1 | 0.20 | 2.0 | 0.40 |
2 | 0.20 | 3.0 | 0.60 |
3 | 0.45 | 2.0 | 0.60 |
4 | 0.45 | 4.0 | 1.20 |
5 | 0.80 | 2.0 | 0.80 |
6 | 0.80 | 6.0 | 2.40 |
B.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
C.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D.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