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D的气垫导轨和滑块AB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

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c.A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挡板C的距离L1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挡板CD时计时结束,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

(1)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及其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上式中算得的A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 B的右端至D板的距离L2 的数据测量误差;②没有考虑弹簧推动滑块的加速过程.

【解析】(1). 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为B与D的距离,符号为L2;(2)验证的表达式为:,又,所以mA=mB;(3)①L1、L2、mA、mB的数据测量误差.②没有考虑弹簧推动滑块的加速过程.③滑块并不是标准的匀速直线运动,滑块与导轨间有少许摩擦力.

型】实验题
束】
14

【题目】某次实验时碰撞前B滑块静止,A滑块匀速向B滑块运动并发生碰撞,利用闪光照相的方法连续4次拍摄得到的闪光照片如图所示.已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T,在这4次闪光的过程中,AB两滑块均在080cm范围内,且第1次闪光时,滑块A恰好位于x=10cm处.若AB两滑块的碰撞时间及闪光持续的时间极短,均可忽略不计,则可知碰撞发生在第1次闪光后的_____时刻,AB两滑块质量比mAmB=_____

【答案】 2.5T 23

【解析】试题分析:A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题意知,每个T内运行20cmB开始处于静止,通过碰后速度的大小关系判断出质量的关系.

由图可知,常两次闪光中A的位移相同,AB不可能相碰;而B开始时静止在60cm处,故可知,A在第1次闪光后的2.5T时发生碰撞;设碰前A的速度为v,则碰后A的速度为,碰后B的速度为v,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A实验小组选用如图1实验装置,她们让钢球从斜槽固定位置滚下从槽的末端飞出做平抛运动,用铅笔描出小球经过的位置,通过多次实验,在竖直白纸上记录钢球经过的多个位置,得到钢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并利用轨迹求出钢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①除图中所给的实验器材外,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

②为保证钢球飞出后做平抛运动,斜槽末端必须水平。请简要说明,在实验操作中你是如何检测斜槽末端是否水平的。_____

③如图2所示,在实验中记下钢球的平抛初位置O点,用悬挂的重锤确定竖直线。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出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如果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那么轨迹上任意一点的y坐标与x坐标理论上应满足y=ax2,若设初速度为v0,重力加速度为g,关系式中的a应等于_________

A. B. C. D.

B实验小组为了更方便研究平抛运动,他们在实验中用频闪光源代替钢球,频闪光源的频率为50Hz,抛出后经过画布时在上面留下了一串反映平抛运动轨迹的点迹(如图3)。将点迹拍照后用软件分析可得到各点的坐标。下图中M1、M2、M3是频闪光源平抛运动过程中在画布上留下的三个连续点迹,M1、M2、M3的坐标见表格,通过计算可得频闪光源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m/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m/s2

M1

M2

M3

x/cm

1.0

2.0

3.0

y/cm

0.40

1.19

2.37

⑤该组同学在老师的启发下想进一步探究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利用④中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并测量相关数据,通过计算机绘出如图4所示的Vy﹣t图象,并拟合出表达式,图中Vy为频闪光源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他们通过分析图象和表达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A.斜槽末端可能不水平

B.频闪光源与斜槽之间存在摩擦

C.频闪光源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D.频闪光源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