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A. | 斜槽轨道可以不光滑 | |
B. | 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 |
C. | 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 |
D. | 为了准确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必须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 |
E. | 为了保证最后计算的准确性,必须以斜槽槽口为原点建立坐标进行测量 |
分析 在实验中要画出平抛运动轨迹,必须确保小球做的是平抛运动.所以斜槽轨道末端一定要水平,同时斜槽轨道要在竖直面内.要画出轨迹,必须让小球在同一位置多次释放,才能在坐标纸上找到一些点.然后将这些点平滑连接起来,就能描绘出平抛运动轨迹.
解答 解:A、斜槽轨道不需要光滑,只要小球做平抛运动就可以了,故A正确;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保证小球抛出后做平抛运动,故B正确;
C、由于要记录小球的运动轨迹,必须重复多次,才能画出几个点,因此为了保证每次平抛的轨迹相同,所以要求小球每次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故C正确;
D、为了准确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让尽量多的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的两侧,故D错误;
E、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不能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故E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E.
点评 本题考查平抛运动中的实验;要注意明确平抛运动的特征:水平初速度且仅受重力作用.同时让学生知道描点法作图线,遇到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一些点时,只要以能平滑连接就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4.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扔掉副油箱,这是为了( )
A. | 减小惯性,有利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 |
B. | 减小重力,使运动状态保持稳定 | |
C. | 增大加速度,使运动状态不易发生变化 | |
D. | 增大速度,使运动状态保持稳定 |
5.CCTV“焦点访谈”节目报道,2007年5月24日,重庆市开县某小学的四十多名学生遭受雷击,造成重大伤亡事故.这一事件告诉我们,防雷十分重要.在野外遇到电闪雷鸣时,下列那种情况更容易被雷击( )
A. | 躲在大树下 | B. | 躲在小山洞 | C. | 撑着钢柄雨伞 | D. | 站在避雷针旁边 |
2.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2s,它们运动的v-t图象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 )
A. | t=2 s时,两球高度相差一定为40 m | |
B. | t=4 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 | |
C. | 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 | |
D. | 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 |
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由粗糙程度不同的AB、BC两部分组成,且AB=BC,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滑上桌面,最后恰好停在C点,已知物块经过AB与BC两部分的时间之比为1:4,则物块P与桌面上AB、BC部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之比为(P物块在AB、BC上所做的运动均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
A. | 1:1 | B. | 1:4 | C. | 4:1 | D. | 8:1 |
19.如图所示,是一个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S部分是两个半圆,练功人从A点出发沿相关路线(有半个圆、中间两个半圆和中间直线三条路线)进行(不能重复),在最后到达C点.求此人在运动的最大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A. | (3π+2)R,2R | B. | πR,2R | C. | (3π+2)R,4R | D. | (3π+2)R,0 |
4.下列关于物体带电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带电时一定有多余的电子 | |
B. | 摩擦起电时,原来电中性的两个物体可能同时都带上了负电 | |
C. | 电中性的物体内部一定没有电荷 | |
D. | 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原因都是电荷的转移,并没有电荷的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