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用伏安法测量一个阻值约为20Ω的未知电阻Rx的阻值.①在以下备选器材中,电流表应选用A1,电压表应选用V1,滑动变阻器应选用R1(填写器材的字母代号);
电源E(电动势3V、内阻可忽略不计)
电流表A1(量程0~50mA,内阻约12Ω)
电流表A2(量程0~3A,内阻约0.12Ω)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3kΩ)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15kΩ)
滑动变阻器R1(0~10Ω,允许最大电流2.0A)
滑动变阻器R2(0~1000Ω,允许最大电流0.5A)
定值电阻R(30Ω,允许最大电流1.0A),开关、导线若干
②请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电阻Rx的实验电路图(要求所测量值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些,所用器材用对应的符号标出).
③某次测量中,电压表读数为U时,电流表读数为I,则计算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Rx=$\frac{U}{I}$-R.
分析 (1)根据已知电源可知最高电压,根据安全性原则可选择电压表,由欧姆定律求出最大电流,即可选出电流表;由题意可知电路的接法,可选择滑动变阻器;
(2)由要求可知应采用分压接法,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电流表及电压表的接法,同时可得出定值电阻的使用;
(3)由欧姆定律可求得总电阻,再由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可求得待测电阻.
解答 解:(1)由题意可知,电源电压为3V,故电压表只能采用0~3V,不能选用最大量程为15V的电压表,电压表选用V1;而由于待测电阻为20Ω,则电路中电流最大为150mA; 故不能选用最大量程为3A的电流表,故电流表只能选用A1;而由题意可知,电路应采用分压接法,故滑动变阻器应选用较小的电阻,故滑动变阻器选用R1;
(2)因题目要求所测量的值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些,故可知应采用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由于电流表量程只有0~50mA,若只接待测电阻,电路中电流过大损坏电流表,故可将定值电阻接入与待测电阻串联;由于$\frac{{R}_{V}}{{R}_{x}}$=$\frac{3000}{50}$=60; 而$\frac{{R}_{x}}{{R}_{A}}=\frac{50}{12}$=4.1,故电压表分流较小,故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电路如图所示:
(3)由欧姆定律可知R+Rx=$\frac{U}{I}$,解得Rx=$\frac{U}{I}$-R;
故答案为:(1)A1,V1,R1; (2)如图所示;(3)$\frac{U}{I}$-R.
点评 在电学实验的考查中,经常考查到仪表的选择、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及实验数据的处理,故应注意此类问题的解法;在实验中要注意把握准确性及安全性原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0.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桌面上方存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当带电小球A、B置于桌面上适当位置时两小球恰能静止,现让小球B获得由A指向B的初速度,使其在桌面上运动,已知在随后的运动中A、B未离开电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匀强电场方向一定与AB连线平行 | |
B. | 小球A、B电性一定相反,电量可能不等 | |
C. | 运动中B的电势能一直减小 | |
D. | 运动中B的动能一直减小 |
11.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两条相距为l,不计电阻的平行光滑导轨ab与cd,阻值为R的电阻与导轨的a、c端相连.质量为m、长为l、电阻不计的金属杆垂直于导轨并可在导轨上滑动.整个装置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固定在桌边的光滑轻滑轮与一个质量也为m的物块相连,绳处于拉直状态.物块从静止开始释放,下落h高度(物块不会触地)时(重力加速度为g)( )
A. | 金属杆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直线运动 | |
B. | 电阻R中的电流方向为从c到a | |
C. | 物块下落h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frac{Blh}{R}$ | |
D. | 若h足够大,物块下落的最大速度为$\frac{mgR}{2{B}^{2}{l}^{2}}$ |
8.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固定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光滑.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90°.质量为m2的小球位于水平地面上,设此时竖直的细线对m2的拉力大小为T,质量为m2的小球对地面压力大小为N,则( )
A. | T=$\frac{\sqrt{2}}{2}$m1g | B. | T=(m2-$\frac{\sqrt{2}}{2}$m1)g | C. | N=(m2-m1)g | D. | N=m2g |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为:E=hυ | |
B. | 核反应方程${\;}_{1}^{2}$H+${\;}_{1}^{3}$H→${\;}_{2}^{4}$He+d${\;}_{0}^{1}$n属聚变,其中d=1 | |
C. | 提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可缩短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 |
D. | 氢原子光谱不连续的原因是其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不连续 |
5.空间某区域内存在电场,电场线在某竖直平面内的分布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小球在该电场中运动,小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1,方向水平向右,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2,运动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若A、B两点之间的高度差及水平距离均为h,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A、B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大小关系为EA<EB、φA<φB | |
B. | 如果v2>v1,则说明电场力一定做正功 | |
C. | 小球运动到B点时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P=mgv2 | |
D. | 小球从A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W=$\frac{1}{2}$mv22-$\frac{1}{2}$mv12-mgh |
12.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重力不计、电荷量一定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正对着圆心O射入磁场,若粒子射入、射出磁场点间的距离为R,则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 )
A. | $\frac{{2\sqrt{3}πR}}{9v}$ | B. | $\frac{2πR}{3v}$ | C. | $\frac{{2\sqrt{3}πR}}{3v}$ | D. | $\frac{πR}{3v}$ |
10.如图所示,关于奥斯特实验的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发现电流的热效应,从而揭示电流做功的本质 | |
B. | 指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为后人进而发明电动机奠定基础 | |
C. |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后人进而发明发电机奠定基础 | |
D. | 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从而把磁现象和电现象联系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