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A. | 零时刻线框处于中性面位置 | B. | 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2rad/s | ||
C. | 线框内的最大感应电动势为2V | D. | 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0.2V |
分析 交变电流产生过程中,线圈在中性面上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小,线圈与中性面垂直时,通过的磁通量最小,电动势为大;结合Φ-t图象分析答题.
解答 解:A、零时刻磁通量为零,线圈垂直于中性面,感应电动势最大,故A错误;
B、据图象可知,T=0.0314s;据T=2πω得,ω=200rad/s,故B错误;
C、根据Φ-t图象,BS=0.01Wb,T=0.0314s,
故电动势的最大值:Em=NBSω=NBS•=0.01×200=2 V;故C正确;
D、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I=2√210=√210A,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要掌握交流电产生过程特点,特别是两个特殊位置:中性面和垂直中性面时,掌握电流产生过程即可正确解题.
A. | 转速很高的切割砂轮半径越大越好 | |
B. | 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时汽车速度过大将做离心运动而造成事故 | |
C. | 在修筑铁路时,转弯处铁轨的内轨要低于外轨是为了减轻火车轮缘与外轨的挤压 | |
D. | 市内公共汽车转弯前提醒“车辆转弯,请拉好扶手”是防止站立的乘客转弯时向内侧倾倒 |
A. | 物体的动能增加18mgs | B. |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18mgs | ||
C. | 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38mgs | D. |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12mgs |
A. | 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 | |
B. | 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 |
C. | 当一列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时波长一定会变短 | |
D. |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通过实验证实 |
A. | 2Pmv | B. | 3Pmv | C. | 4Pmv | D. | 5Pm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