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间距为d,用导线与一个匝数为n的线圈相连,线圈总电阻为r,线圈中有竖直方向的磁场,电阻R与金属板连接如图所示,两板间有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油滴恰处于静止状态,则线圈中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变化情况和磁通量的变化率分别是( )A. | 竖直向下且正增强,$\frac{△Φ}{△t}=\frac{mgd}{nq}$ | |
B. | 竖直向下且正减弱,$\frac{△Φ}{△t}=\frac{mgd(R+r)}{nqR}$ | |
C. | 竖直向上且正增强,$\frac{△Φ}{△t}=\frac{mgdr}{nqR}$ | |
D. | 竖直向上且正减弱,$\frac{△Φ}{△t}=\frac{mgd(R+r)}{nqR}$ |
分析 由题,油滴处于静止状态,油滴所受的重力与电场力平衡,由平衡条件求出两金属板间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解磁通量的变化率$\frac{△ϕ}{△r}$.根据板间电场方向,判断两板电势高低,由楞次定律判断磁场的变化情况.
解答 解:据题,油滴处于静止状态,则有:
mg=qE场,又E场=$\frac{U}{d}$
得到板间电压为:U=$\frac{mgd}{q}$
根据欧姆定律得到,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frac{R+r}{R}$U.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E=n$\frac{△Φ}{△t}$得:$\frac{△Φ}{△t}$=$\frac{E}{n}$=$\frac{mgd(R+r)}{nqR}$
由题,电荷带正电,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则上板带负电,下板带正电,上板电势低,下板电势高,由楞次定律得到,若磁场方向向上时,磁场减弱.
故选:D
点评 本题是力学知识、电路知识与电磁感应知识的综合应用,关键抓住电容器的电压与电路的关系以及与电磁感应规律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 |
B. | 在一个参考系中观测是同时发生的两事件,在相对于此参考系运动的别的参考系中观测就可能不是同时的,而是一先一后发生的 | |
C. | 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电磁波,德国物理学家赫兹首次用实验测量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 |
D. | 由于牛顿在万有引力定律方面的杰出成就,所以被称为能“称量地球质量”的人 |
12.一条导线中的电流为1.6A,则在2s内通过这条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子数为(已知元电荷e=1.6×10-19C,I=$\frac{q}{t}$)( )
A. | 3.2 | B. | 2 | C. | 1019 | D. | 2×1019 |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A放在质量为M的木板B的左端,B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右滑动,且A、B相对静止.某时刻撤去水平拉力,经过一段时间,B在地面上滑行了一段距离x,A在B上相对于B向右滑行了一段距离L(设木板B足够长)后A和B都停了下来.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且μ2>μ1,则x的表达式应为( )
A. | x=$\frac{M}{m}$L | B. | x=$\frac{(M+m)L}{m}$ | ||
C. | x=$\frac{{μ}_{1}ML}{({μ}_{2}-{μ}_{1})(m+M)}$ | D. | x=$\frac{{μ}_{1}ML}{({μ}_{2}+{μ}_{1})(m+M)}$ |
6.一个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在斜面上放一个光滑球,球的一侧靠在竖直墙上,木块处于静止,如图所示.若在光滑球的最高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球仍处于静止,则木块对地面的压力N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 | N增大、f不变 | B. | N增大、f增大 | C. | N不变、f增大 | D. | N不变、f不变 |
7.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恒为引力 | |
B. | 恒为斥力 | |
C. | 分子间的距离小时只有斥力,距离大时只有引力 | |
D. | 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