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
B.悬浮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就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C.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
(2)用中子轰击锂核(36Li)发生核反应,生成氚核(13H)和α粒子,同时释放出4.8MeV的核能(1eV=1.6×10-19J).
①写出上述核反应方程.
②计算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以千克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若反应前中子以0.3MeV的动能和锂核发生正碰,且碰撞前中子和锂核具有等大反向的动量,核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的核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则反应后生成的氚核和α粒子的动能各为多大?
分析:(1)因为液体分子是紧密靠在一起的,根据摩尔质量和分子质量的比值求出阿伏伽德罗常数;悬浮颗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就越多,布朗运动越不明显;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力为0,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但引力有个最大值.
(2)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斜槽核反应方程;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结合释放的核能求出质量亏损;根据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求出反应后生成的氚核和α粒子的动能.
解答:解:(1)A、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质量,根据N=
M
m0
可以求出阿伏伽德罗常数.故A正确.
B、悬浮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就越多,微粒受力越趋向于平衡,布朗运动越不明显.故B错误.
C、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变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加,但斥力增加的更快;故其合力先表现为引力,后表现为斥力,但引力有一个最大值;整个过程分子力变化情况是: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故C错误.
故选:A.
(2)①核反应方程为:
 
1
0
n+
 
6
3
Li→
 
3
1
H+
 
4
2
He

②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m=
△E
c2
=
4.8×106×1.6×10-19
(3×108)2
=8.5×10-30kg

EK=
p2
2m
得:EKLi=
1
6
EKn=0.05MeV

根据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得,
0=
2mHEKH
-
2mHeEKHe
EKH+EKHe=△E+Ekn+EKLi
 

代入数据得,EkH=2.94MeV,EkHe=2.21MeV.
故答案为:(1)A (2)①
 
1
0
n+
 
6
3
Li→
 
3
1
H+
 
4
2
He
,②8.5×10-30kg③EkH=2.94MeV,EkHe=2.21MeV.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动量守恒定律、核反应方程、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等于基础知识点,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这些基础知识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