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甲、乙、丙是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离其它恒星较远的三颗恒星,甲、丙围绕乙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若三颗星质量均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
A、甲星所受合外力为
| ||
B、乙星所受合外力为
| ||
C、甲星和丙星的线速度相同 | ||
D、甲星和丙星的角速度相同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我国将于2020年前后发射月球登陆器,采集月球表面的样本后返回地球.月球登陆器返回时,先由月球表面发射,后绕月球在近月圆轨道Ⅰ上飞行,再经轨道调整后与停留在较高圆轨道Ⅱ的轨道舱对接,对接完成后经加速脱离月球飞回地球.下列关于此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登陆器在轨道Ⅰ上运行的速度小于月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 | B、轨道舱在轨道Ⅱ上的周期小于登陆器在轨道Ⅰ上的周期 | C、登陆器与轨道舱对接,登陆器必须先减速再加速 | D、登陆器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度小于轨道舱在轨道Ⅱ上的运行速度 |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到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12月6日傍晚17时53分,嫦娥三号成功进入离月球高度为100km的环月圆轨道.12月10日21时20分,嫦娥三号在环月圆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进入远月点100km、近月点15km的月面着陆轨道.然后开始沿抛物线轨道着陆,在离月面100m处悬停,下降到离月面4m高度处开始自由下落.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以东地区成功实施软着陆.12月15日凌晨,嫦娥三号搭载的“玉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与嫦娥三号进行器件分离.12月15日晚,正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测工作的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进行互成像实验,“两器”顺利互拍,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下列关于嫦娥三号,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嫦娥三号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的速度应大于7.9km/s | B、嫦娥三号在地月转移轨道上逐渐远离地球的过程中,速度变小,加速度也变小 | C、嫦娥三号在由地月转移轨道变到环月轨道时,必须减速 | D、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上运动的周期比月面着陆轨道的周期小 |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0日晚上九点二十分,在太空飞行了九天的“嫦娥三号”飞船,再次成功变轨,从100km的环月圆轨道Ⅰ,降低到近月点15km、远月点100km的椭圆轨道Ⅱ,两轨道相交于点P,如图所示.关于“嫦娥三号”飞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轨道Ⅰ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比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大 | B、在轨道Ⅰ上P点的向心加速度比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的向心加速度小 | C、在轨道Ⅰ上的势能与动能之和比在轨道Ⅱ上的势能与动能之和大 | D、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 |
火星是太阳系内地球外侧的一颗行星,人类正计划用飞船载人登陆火星,探索火星移民的可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星上的“一年“时间比地球上的一年时间长 | B、发射飞船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16.7km/s | C、不管飞船何时起飞到达火星通过的路程都相同 | D、火星和地球相邻两次距离最近的时间间隔大于一年 |
设想我国宇航员“嫦娥”号登月飞船贴近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宇航员测出飞船绕行n圈所用的时间为t,登月后,宇航员利用身边的弹簧秤测出质量为m的物体重力为G1(忽略月球的自转).已知引力常量为G,根据以上信息可得到( )
①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
②月球的半径
③飞船的质量
④月球“第一宇宙速度”
①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
②月球的半径
③飞船的质量
④月球“第一宇宙速度”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嫦娥二号”曾飞向距离地球150万公里外的“第二拉格朗日点”(图中M),在太阳和地球引力共同作用下,“嫦娥二号”能在M点与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视为圆周运动).不考虑其他星球影响,与地球相比,“嫦娥二号”( )
A、周期大 | B、角速度大 | C、线速度大 | D、向心加速度大 |
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
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 | B、向心加速度变大 | C、线速度变大 | D、角速度变大 |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点(图中未标出).物块的质量为m,AB=a,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点拉至A点,拉力做的功为W.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O点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则上述过程中( )
A、物块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一定大于在B点时弹性势能 | ||
B、物块在O点时动能最大 | ||
C、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大于W-
| ||
D、经O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W-μmg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