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图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圆圆心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三点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则该粒子

A. 带负电

B. c点受力最大

C. 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D. a点到b点的动能变化量大于由b点到c点的动能变化量

【答案】CD

【解析】根据轨迹弯曲方向判断出,粒子在a→b→c的过程中,一直受静电斥力作用,根据同性电荷相互排斥,故粒子带正电荷,A错误;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的特点是离开场源电荷距离越大,场强越小,粒子在C点受到的电场力最小,故B错误;根据动能定理,粒子由b到c,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故粒子在b点电势能一定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故C正确;a点到b点和b点到c点相比,由于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的特点是离开场源电荷距离越大,场强越小,故a到b电场力做功为多,动能变化也大,故D正确.故选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

1)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

B.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方向水平

C.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

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2)下列哪些因素会使研究平抛运动实验的误差增大( )

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

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

C.每次在斜槽上释放小球时,小球有初速度

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所取的点离原点O较远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钉上复写纸和白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某处(未靠近轨道末端)。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方向依次平移距离x2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C。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的距离x1000cmAB间距离y1478cmBC间距离y21458cm。重力加速度为g

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求得小球初速度为v0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小球初速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m/s。(g98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