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如图甲所示,小球从一个固定的光滑斜槽轨道顶端无初速开始下滑到底端,则图乙中哪个图象正确反映了小球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A
练习册系列答案
西城学科专项测试系列答案
小考必做系列答案
小考实战系列答案
小考复习精要系列答案
小考总动员系列答案
小升初必备冲刺48天系列答案
68所名校图书小升初高分夺冠真卷系列答案
伴你成长周周练月月测系列答案
小升初金卷导练系列答案
萌齐小升初强化模拟训练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如图甲所示,,在坐标系xoy平面内的第一象限,有一匀强磁场和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电场强度大小E=0.5N/s,磁感应强度大小恒为B=5T,方向垂直xoy平面,且随时间做周期相变化,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规定垂直xoy 平面向里为磁场的正方向.一质量为m=0.4kg,电荷量q=-8C的带点小球,以初速度v
0
=5m/s从y轴上的P点沿x轴正方向开始运动.已知P点到原点O的距离H=8cm,不计磁场变化可能产生的一切其他影响,g=10m/s
2
.
(1)求小球离开第一象限时的位置坐标
(2)如果在小球离x轴的高度下降h=3cm后撤去电场,求小球到达x轴时的速率(可用根号表示).
如图甲所示,在一个向右行驶的车厢内有一高h的货架,货架边缘有一小球.当车突然加速行驶时,小球从货架边缘脱落,若小球下落过程中未与车厢后壁相碰,则以地面为参考系,小球下落时的运动轨迹应是图乙中的( )
A.A、
B.B、
C.C、
D.D、
(2008?湖北模拟)实验题
(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钉上复写纸和白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槽口附近处.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10.00cm,A、B间距离y
1
=4.78cm,B、C间距离y
2
=14.58cm.(g取9.80m/s
2
)
①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得小球初速度为v
0
=
x
g
y
2
-
y
1
x
g
y
2
-
y
1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②小球初速度的测量值为
1.0
1.0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提供的器材有,电压表(0~3V)、电流表(0~0.6A)、滑动变阻器有R
1
(10Ω,2A)和R
2
(100Ω,0.1A)各一只.
①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R
1
R
1
(填“R
1
”或“R
2
”).在实验中测得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得到如图丙所示的U-I图线,由图可求出该电源电动势E=
1.45
1.45
V;内阻r=
1.75
1.75
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
③电动势测量值
=
=
真实值,内电阻测量值
>
>
真实值.( 填<,>,=)
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压力传感器是电阻阻值随受到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变阻器(压力不超过最大值),压力传感器、电流表、定值电阻和电源组成一电路.压力传感器不受力时电流表示数是I
0
.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失,电流表示数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t
1
时刻,小球动能最小
B、t
2
时刻,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
C、t
2
~t
3
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D、t
2
~t
3
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小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1)如图甲所示,ABC为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BC段水平,AB段与BC段平滑连接。质量为m
1
的小球从高为h处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静止在轨道BC段上质量为m
2
的小球发生碰撞,碰撞前后两球的运动方向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在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求碰撞后小球m
2
的速度大小v
2
;
(2)碰撞过程中的能量传递规律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探究这一规律,我们采用多球依次碰撞、碰撞前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且无机械能损失的简化力学模型。如图乙所示,在固定光滑水平直轨道上,质量分别为m
1
、m
2
、m
3
、……m
n-1
、m
n
……的若干个球沿直线静止相间排列,给第1个球初动能 E
k1
,从而引起各球的依次碰撞。定义其中第n个球经过一次碰撞后获得的动能E
kn
与E
k1
之比为第1个球对第n个球的动能传递系数k
1n
。
a.求k
1n
;
b.若m
1
=4m
0
,m
3
=m
0
,m
0
为确定的已知量。求m
2
为何值时,k
13
最大。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