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如图1是测量阻值约几十欧的未知电阻Rx的原理图,图中R0是保护电阻(10Ω),R1是电阻箱(0~99.9Ω),R是滑动变阻器,A1是电流表(0~0.6A,内阻r1未知),A2是电流表(0~0.6A,内阻r2为5.0Ω),E是电源(电动势10V,内阻很小).实验具体步骤如下:(i)连接好线路,将滑动变阻器R调到最大;
(ii)闭合S,从最大值开始调节电阻箱R1,先调R1为适当值,再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A1示数I1=0.3A,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1和A2的示数I2;
(iii)重复步骤(ii),再测量6组R1和I2的值;
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图2为本实验的实物电路,请根据电路图完成实物电路连线.
(2)测得一组R1和I2值后,调整电阻箱R1,使其阻值变小,要使A1示数仍为I1=0.3A,应让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3)根据实验得到的R1和I2的值,在坐标纸上画出R1与I2的关系如图3,图线是一条直线,设直线的斜率为k,则Rx=kI1-r2(用题中已知量和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4)根据以上实验得出Rx=30.5Ω.
分析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由欧姆定律,结合电路分析方法,可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如何变化;
(3)根据欧姆定律得出R1与I2的关系式,根据斜率为k得出Rx的表达式;
(4)根据图象求出斜率,代入(3)中求出Rx的值.
解答 解:(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
(2)调整电阻箱R1,使其阻值变小,要使A1示数I1=0.3A,则与其串联的两个电阻一个电流表的两端电压必须要在减小,因此只有应让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再变大,才能达到这样的条件;
(4)根据欧姆定律,则有:(R1+R0+r1)I1=I2(RX+r2);
整理可得:R1=$\frac{{R}_{X}+{r}_{2}}{{I}_{1}}$I2-R0-r1,则图象的斜率:k=$\frac{{R}_{X}+{r}_{2}}{{I}_{1}}$,
解得:Rx=kI1-r2
(4)根据图象可知,斜率k=$\frac{36-10}{0.38-0.16}$≈118.18,
则有:Rx=118.18×0.3-5=30.5Ω.
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变大;(3)Rx=kI1-r2;(4)30.5
点评 本题考查如何确定电表的方法,紧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掌握串并联特点,注意误差与错误的区别,理解图象的斜率含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平行板电容器C的两金属板水平放置,R1和R2为定值电阻,P为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G为灵敏电流表,A1、A2为理想电流表,开关S闭合后,C的两板间恰好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油滴处于静止状态.在P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1表的示数变大 | B. | A2表的示数变小 | ||
C. | 油滴向上加速运动 | D. | G中有a→b的电流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 |
B. | 23592U在中子轰击下生成14456Ba和8936Kr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 | |
C. |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内部的聚变反应 | |
D. | 卢瑟福依据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 |
E. | 据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轨道时,动能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