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如图所示,水平轨道上轻弹簧左端固定,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其右端位于P点.现用一质量m=0.1kg的小物块 (可视为质点)将弹簧压缩后释放,物块经过P点时的速度v0=18m/s,经过水平轨道右端Q点后恰好沿半圆轨道的切线进入竖直固定的光滑圆轨道,最后物块经轨道最低点A抛出后落到B点,若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5,R=l=1m,A到B的竖直高度h=1.25m,取g=10m/s2.(1)求物块到达Q点时的速度大小(保留根号);
(2)判断物块经过Q点后能否沿圆周轨道运动;
(3)求物块水平抛出的位移大小.
分析 首先要了解问题的运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研究P到Q可求解Q的速度大小,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或动能定理研究Q到A可求解A的速度大小,再运用平抛运动的知识求解水平位移.
解答 解:(1)设物块到达Q点时的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得:
-μmgl=$\frac{1}{2}$mv2-$\frac{1}{2}$mv02;
代入数据解得v=$\sqrt{321}$m/s.
(2)设物块刚离开Q点时,圆轨道对物块的压力为FN,
根据牛顿定律有FN+mg=$\frac{m{v}^{2}}{R}$;
则FN=$\frac{m{v}^{2}}{R}$-mg=31.1N>0;
故物块能沿圆周轨道运动.
(3)设物块到达半圆轨道最低点A时的速度为v1,由机械能守恒得:
$\frac{1}{2}$mv2+mg•2R=$\frac{1}{2}$mv12;
解得v1=19 m/s;
由 h=$\frac{1}{2}$gt2,s=vt;
得s=v$\sqrt{\frac{2h}{g}}$;
代入数据,得s=9.5m.
答:(1)物块到达Q点时的速度大小是$\sqrt{321}$m/s;
(2)物块能沿圆周轨道运动;
(3)物块水平抛出的位移大小是9.5m.
点评 该题考查了多个知识点的应用,动能定理应用注意研究过程的选取,要通过正确的受力分析找到向心力的来源,对于Q到A的过程可以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或动能定理研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8.为了解决人类能源之需,实现用核能代替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很多国家都在研制全超导核聚变“人造太阳”,它是从海水中提取原料,在上亿度的高温下发生的可控核聚变反应,科学家依据的核反应方程是( )
A. | ${\;}_{1}^{2}$H+${\;}_{1}^{3}$H→${\;}_{2}^{4}$He+${\;}_{0}^{1}$n | |
B. | ${\;}_{92}^{235}$+${\;}_{0}^{1}$n→${\;}_{56}^{141}$Ba+${\;}_{36}^{92}$Kr+3${\;}_{0}^{1}$n | |
C. | ${\;}_{90}^{234}$Th→${\;}_{91}^{234}$Pa+${\;}_{-1}^{0}$e | |
D. | ${\;}_{92}^{238}$U→${\;}_{90}^{234}$Th+${\;}_{2}^{4}$He |
12.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活动中,某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表面光滑,两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细线跨过滑轮并挂上砝码盘,两小车尾部细线连到控制装置上,实验时通过控制装置使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然后同时停止.
(1)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轨道平行(或水平);在实验时,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等于”).
(2)本实验通过比较两小车的位移来比较小车加速度的大小,能这样比较,是因为两小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且两小车的运动时间相等.
(3)实验中获得数据如表所示:
小车Ⅰ、Ⅱ的质量m均为200g
在第1次实验中小车Ⅰ从图乙中的A点运动到B点,请将测量结果填到表中空格处.通过分析,可知表中第3次实验数据存在明显错误,应舍弃.
(1)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轨道平行(或水平);在实验时,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等于”).
(2)本实验通过比较两小车的位移来比较小车加速度的大小,能这样比较,是因为两小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且两小车的运动时间相等.
(3)实验中获得数据如表所示:
小车Ⅰ、Ⅱ的质量m均为200g
实验次数 | 小车 | 拉力F/N | 位移s/cm |
1 | Ⅰ | 0.1 | |
Ⅱ | 0.2 | 46.51 | |
2 | Ⅰ | 0.2 | 29.04 |
Ⅱ | 0.3 | 43.63 | |
3 | Ⅰ | 0.3 | 41.16 |
Ⅱ | 0.4 | 44.80 | |
4 | Ⅰ | 0.4 | 36.43 |
Ⅱ | 0.5 | 45.56 |
13.有一双星之间的距离为L,质量分别为M1、M2,轨道中心距离双星分别是R1、R2,他们的角速度为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它们的周期之比为R2:R1 | B. | 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M2:M1 | ||
C. | 它们的线速度之比为M22:M12 | D. | 它们的质量之比为R22:R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