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和OC为细线.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力的图示.
精英家教网
(a)做好实验准备后,先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要记录的是O点位置,
 
 

(b)某同学已作出F1、F2和实验测量值F′的图示,请在图乙中作出F1、F2合力理论值F的图示.
(c)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d)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
①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需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B.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必须先确定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
C.打点计时器用四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作为电源
D.打点计时器安装时要使两限孔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并安装稳定,以减少纸带下落过程中的阻力
②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时,实验中计算某一点的速度,甲同学用v=gt来计算,乙同学用v n=
(sn+sn+1)2T
来计算.其中
 
同学的计算方法更符合实验要求.
③本实验中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④丙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纸带如图.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
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读数要求的是
 
,应记作
 
cm.重锤下落过程中的实际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精英家教网
分析:(1)本实验的目的是要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故应通过平行四边形得出合力再与真实的合力进行比较;理解实验的原理即可解答本题.
(2)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加速度.从功能关系的角度知道实验存在的误差.
解答:解:(1)(a)做好实验准备后,先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要记录的是O点位置,两弹簧的读数,两细绳套的方向.
(b)某同学已作出F1、F2和实验测量值F′的图示,图乙中作出F1、F2合力理论值F的图示为:
精英家教网
(c)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是指通过实验得到值,即用一个弹簧拉绳套时测得的力的大小和方向,而理论值(实际值)是指通过平行四边形得出的值,故F′是力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其方向一定沿AO方向.
(d)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选B.
(2)①A、因为我们是比较mgh、
1
2
mv2的大小关系,故m可约去比较,不需要用天平.故A错误.
B、验证机械能守恒不需要先确定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故B错误
C、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故C错误
D、打点计时器安装时要使两限孔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并安装稳定,以减少纸带下落过程中的阻力,故D正确
故选D.
②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由于存在阻力物体实际下落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所以不应当用重力加速度g来表示某位置的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所以乙同学的计算方法更符合实验要求
③本实验中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重锤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作用.
④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要求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15.7,应记作15.70cm
根据△h=gT2
将△h=(15.70-12.42)-(12.42-9.51),
T=0.04s,带入解得:g=9.3m/s2
故答案为:(1)(a)两弹簧的读数;两细绳套的方向
(b)如图    (c)  F′
 (d)B
(2)①D     ②乙
③重锤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作用 
④15.7;15.70,9.3m/s2
点评:(1)本题属于对实验原理的直接考查,应准确掌握实验的目的及实验原理分析需要记录的内容,在学习绝不能死记硬背.(2)纸带问题的处理时力学实验中常见的问题,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加速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如下,请将正确的排列顺序写在横线上
HDFCABEGI
HDFCABEGI
. A.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在白纸上记录测力计拉力的方向OC,取下弹簧秤.B.在白纸上以O为作用点,按同一标度作F1、F2和F/的力的图示.   
 C.同时记下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F2,在白纸上记录两测力计拉力的方向OA、OB.取下弹簧秤.
D.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P点,将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
E.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F1、F2的合力F.
F.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在白纸上记录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到达的位置O.
G.观察F和F/是否相等,并作出结论.
H.在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I.整理实验仪器.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若小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测得s1=5.00cm,s2=1.36cm,s3=1.48cm.那么:AD之间的平均速度V=
0.56
0.56
 m/s,C点的瞬时速度VC=
0.71
0.71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3
3
m/s2
(3)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弹簧竖直悬挂,并在下端逐个增加钩码,同时用毫米刻度尺分别测出加挂不同钩码时弹簧的长度L,测出的弹簧的弹力F(F的大小等于所挂钩码受到的重力)与弹簧的长度L的各组数据,逐点标注在图乙中的坐标纸上,设弹簧原长为Lo,则弹簧劲度系数K的表达式为
k=
F
(L0-L)
k=
F
(L0-L)
,由此可以得到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113
113
N/m(取三位有效数字).
(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1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1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①做好实验准备后,先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要记录的是
O点位置
O点位置
两弹簧秤的读数
两弹簧秤的读数
两细绳套的方向
两细绳套的方向

②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F′
F′

③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B
B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2所示,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长L,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5Ω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为此取来两节新的干电池、电键和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
A.电压表0-3V,内阻10kΩ
B.电压表0-15V,内阻50kΩ
C.电流表0-0.6A,内阻0.05Ω
D.电流表0-3A,内阻0.01Ω
E.滑动变阻器,0-10Ω
F.滑动变阻器,0-100Ω
①从图1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
4.700
4.700
mm
②要求较准确地侧出其阻值,电压表应选
A
A
,电流表应选
C
C
,滑动变阻器应选
E
E
.(填序号)
③实验中他的实物接线如图3所示,请指出该同学实物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错误1
导线连接在滑动变阴器的滑片上
导线连接在滑动变阴器的滑片上

错误2
采用了电流表内接法
采用了电流表内接法
(2010?广州一模)(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的则”实验中
①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
A.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
B.在其中一根细线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甲(1)所示,记录:
钩码个数
钩码个数
橡皮筋与细线结点的位置O
橡皮筋与细线结点的位置O
细线的方向
细线的方向

C.将步骤B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2)所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
橡皮筋与细线结点的位置与步骤B中结点位置重合
橡皮筋与细线结点的位置与步骤B中结点位置重合
,记录
钩码个数和对应的细线方向
钩码个数和对应的细线方向

②如果“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的则”得到验证,那么图甲(2)中
cosα
cosβ
=
3
4
3
4

(2)如图乙(1)所示的电路,金属丝固定在两接线柱a、b上,鳄鱼夹c与金属丝接触良好,现用多用电表测量保护电阻R0的阻值,完成相关的内容:
A.将转换开关转到“Ω×1”挡,红、黑表笔短接,调节
欧姆调零旋钮
欧姆调零旋钮
.使指针恰好停在欧姆刻度线的
零刻度
零刻度
处.
B.先
断开开关S
断开开关S
,再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在R0的两端,测量结果如图乙(2)所示,则R0的阻值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