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1-1-0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和质量为m、长度可以忽略的小木块一起以速度v0沿着光滑水平面滑动时,与墙碰撞,碰后木板以原速率弹回,问碰后多长时间小木块在木板上停止滑动?已知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板足够长,且M>m.

图1-1-0


解析:

设木块和木板最后共同速度为v,木板与墙壁撞后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0-mv0=(M+m)v,对木块用动量定理,并以向左为正方向,设碰后经时间t,木块在木板上停止滑行(有共同速度),由动量定理有μmgt=mv-(-mv0),由以上两式解得t=(v+v0)=.

一题一题找答案解析太慢了
下载作业精灵直接查看整书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一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挡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
×100
×100
挡.如果换挡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
欧姆调零
欧姆调零
,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是
2200
2200
Ω.

(2)有一根细而均匀的导电材料样品,截面为同心圆环,如图(1)所示,此样品长L约为3cm,电阻约为100Ω,已知这种材料的电阻率为ρ,因该样品的内径太小,无法直接测量.现提供以下实验器材:

A.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
B.螺旋测微器
C.电流表A1(量程50mA,内阻的准确值r1为100Ω)
D.电流表A2(量程100mA,内阻r2大约为40Ω)
E.滑动变阻器R1(0~10Ω,额定电流2A)
F.直流电流E(12V,内阻很小)
G.导电材料样品R2(长L约为3cm,电阻R2约为100Ω)
H.电键S,导线若干
请根据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尽可能精确地测量该样品内径d的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用游标卡尺测得该样品的长度如图(2)甲所示,其示数L=
30.45mm
30.45mm
;用螺旋测微器测得该样品的外径如图(2)乙所示,其示数D=
3.206mm
3.206mm

(2)在虚线框中画出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并标明所选器材后的符号.
(3)用已知物理量和所测得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样品的内径d=
1
2
ρL
(I
 
2
-I
 
1
)
πI
 
1
r
 
1
1
2
ρL
(I
 
2
-I
 
1
)
πI
 
1
r
 
1
(2010?东城区模拟)(1)“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中甲所示.
①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1中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该小车的加速度a=
0.16
0.16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N) 0.196 0.392 0.588 0.784 0.980
加速度a(m?s-2 0.69 1.18 1.66 2.18 2.70
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2中作出a-F的关系图象.
③根据提供的试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
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2)①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常用“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电路如图3所示,则实验时要进行的步骤有:
A.合上S1
B.合上S2
C.将R的阻值调到最大
D.调节R,使电流表指针偏到满刻度
E.记下R′的阻值
F.调节R′,使电流表的指针偏到满刻度一
把以上步骤的字母代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填在横线上
CADBFE
CADBFE

如果在步骤E中所得R′的阻值为600Ω,则电流表的内阻r的测量值为
600
600
Ω,这一测量值比电流表内阻的真实值
偏小
偏小
(填“偏大”或“偏小”)
②如图4,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表G和一个变阻器R组成的改装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BC

A.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B.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C.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D.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