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入射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发生了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但频率保持不变,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明显增加
B.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数目减少
C.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
D.有可能不再产生光电效应

分析 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入射光的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

解答 解:A、若能发生光电效应,发生光电效应的时间与光的强度无关.故A错误;
B、入射光的强度减弱,则入射光的光子的数目减少,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小.故B正确.
C、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频率保持不变,可知仍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v-W0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故C错误
D、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频率保持不变,可知仍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知道光的强度不影响是否发生光电效应,只影响发出光电子的数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9.为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和检验两个小球的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甲同学选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他先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不放小球2.让小球l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B,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P、N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1)对于上述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填正确答案标号).
A.应使小球1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D.小球1质量应大于小球2的质量
(2)已知小球l的质量为m1,小球2的质量为m2,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m1•OP=m1•OM+m2•ON(用所测物理量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
(3)乙同学对上述装置进行了改造,如图2所示.在水平槽末端与水平地面间放置了一个斜面,斜面的顶点与水平槽等高且无缝连接,使小球l仍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重复实验步骤l和2的操作,得到两球落在斜面上的平均落点如图中D、E、F点,各点到B点的距离分别为LD、LE、LF.根据他的实验,只要满足关系式m1$\sqrt{l_{E}}$=m1$\sqrt{l_{D}}$+m2$\sqrt{l_{F}}$,则说明碰撞中动量是守恒的.只要再满足关系式m1LE=m1LD+m2LF,则说明两小球的碰撞是弹性碰撞.(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4)丙同学也用上述两球进行实验,但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3所示.将白纸、复写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条上,用来记录实验中小球l、小球2与木条的撞击点.实验时先将木条竖直立在轨道末端右侧并与轨道接触,让入射小球l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撞击点为B';然后将木条平移到图中所示位置,入射小球l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确定其撞击点P';再将入射小球l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2相撞,撞击点为M′和N',测得B′与N′、P′、M′各点的高度差分别为h1、h2、h3.只要满足关系式$\frac{m_{1}}{\sqrt{h_{2}}$=$\frac{m_{1}}{\sqrt{h_{1}}$+$\frac{m_{1}}{\sqrt{h_{3}}$(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则说明碰撞中动量是守恒的.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