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汤姆孙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 | |
B. | 贝克勒尔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 | |
C. | 卢瑟福通过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
D. | 查德威克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具有复杂结构 | |
E. |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
分析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发现了质子,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卢瑟福提出了核式结构模型,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解答 解:A、汤姆逊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质子是卢瑟福发现的,故A错误.
B、查德威克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故B错误.
C、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C正确.
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故D错误.
E、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E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B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关键要熟悉教材,了解各个物理学家的贡献,不能混淆,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下列关于原子及原子核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 | 可供研制核武器的钚239(${\;}_{94}^{239}$Pu),可由铀239(${\;}_{92}^{239}$U)经过2次β衰变而产生 | |
B. | 放射性元素X的氧化物X2O的半衰期为8天,它的化合物XF的半衰期一定是8天. | |
C. | 一群氢原子从量子数n=3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产生2条不同频率的光子 | |
D. | 若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光速为c,普朗克常数为h,则正负电子相遇湮灭转化为一对光子的波长为λ=$\frac{h}{2mc}$ | |
E. | 分别用X射线和绿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 |
6.下列关于运动的某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不一定为零 | |
B. | 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 | |
C. | 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不为零,则物体动能一定发生变化 | |
D. | 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物体动能一定发生变化 |
3.如图所示,物体A通过动滑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秤B的读数为8N,如果动滑轮,绳子,弹簧秤的重力和摩擦均不考虑,那么物体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以及2s内F所做的功分别为 ( )
A. | 8牛顿,32焦耳 | B. | 16牛顿,32焦耳 | C. | 8牛顿,64焦耳 | D. | 16牛顿,64焦耳 |
20.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所示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1)图(b)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2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 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 m及对应的$\frac{1}{m}$数据如下表:
请由表中数据求出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倒数$\frac{1}{m}$之间的关系式是a=$\frac{1}{2m}$.
(3)某同学采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的关系.用砂桶和砂的重力充当小车所受合力F;通过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得出加速度a.分别以合力F 和加速度a作为横轴和纵轴,建立坐标系.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描出如图(c)所示的点迹,结果跟教材中的结论不完全一致.该同学列举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如下,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AC
A.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高;
B.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低;
C.砂桶和砂的质量过大,不满足砂桶和砂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实验条件;
D.测量小车的质量或者加速度时的偶然误差过大.
(1)图(b)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2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 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 m及对应的$\frac{1}{m}$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小车加速度a/m•s-2 | 1.90 | 1.72 | 1.49 | 1.25 | 1.00 | 0.75 | 0.50 | 0.30 |
小车质量m/kg | 0.25 | 0.29 | 0.33 | 0.40 | 0.50 | 0.71 | 1.00 | 1.67 |
$\frac{1}{m}$/kg-1 | 4.00 | 3.45 | 3.03 | 2.50 | 2.00 | 1.41 | 1.00 | 0.60 |
(3)某同学采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的关系.用砂桶和砂的重力充当小车所受合力F;通过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得出加速度a.分别以合力F 和加速度a作为横轴和纵轴,建立坐标系.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描出如图(c)所示的点迹,结果跟教材中的结论不完全一致.该同学列举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如下,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AC
A.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高;
B.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低;
C.砂桶和砂的质量过大,不满足砂桶和砂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实验条件;
D.测量小车的质量或者加速度时的偶然误差过大.
7.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花丛旁闻到浓郁的花香属于扩散现象 | |
B. | 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有很大引力的缘故 | |
C. | 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 | |
D. | 沙漠地区的气温比沿海地区变化明显是因为沙石的比热容比较小 | |
E. | 和平号空间站坠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 |
4.如图所示,是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在电场中有A、B两点在同一条电场线上,已知电场强度E=10V/m,A、B之间的距离d=2m,则用一个点电荷q=1C从A点移动到B点,则有( )
A. | UAB=20V | B. | UAB=-20V | C. | WAB=10J | D. | WAB=-10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