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甲所示,其中R两端电压u随通过该电阻的直流电流I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动势为7.0 V(内阻不计),且R1=1 000 Ω(不随温度变化).若改变R2,使AB与BC间的电压相等,这时( )
A. R的阻值为1 000 Ω
B. R的阻值为1 300 Ω
C. 通过R的电流为1.5 mA
D. 通过R的电流为2.0 mA
【答案】BC
【解析】
将R1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坐标中作出,两图象的交点为电阻的工作点,由图可知,此时电流为3 mA,要使AB与BC之间的电压相等,则BC两端的电压为3.5 V,并且两电阻中的电流相等,由图可知,此时符合条件的只有1.5 mA,这时R的电压为2 V,由,故BC正确,AD错误。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记录了一些与地球、月球有关的数据资料如图中表所示,利用这些数据来计算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之间的距离s,则下列运算公式中错误的是()
地球半径 | R=6400km |
月球半径 | r=1740km |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 g0=9.80m/s2 |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 g′=1.56m/s2 |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 | v=1km/s |
月球绕地球转动周期 | T=27.3天 |
光速 | c=2.998×105 km/s |
用激光器向月球表面发射激光光束,经过约t=2.565s接收到从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 |
A. s=c B. s=
﹣R﹣r
C. s=﹣R﹣r D. s=
﹣R﹣r
【题目】某同学为了测量一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从实验室找到以下器材:一个满偏电流为100 μA、内阻为2 500 Ω的表头,一个开关,两个电阻箱(0~999.9 Ω)和若干导线。
(1)由于表头量程偏小,该同学首先需将表头改装成量程为0~50 mA的电流表,则应将表头与电阻箱________(填“串联”或“并联”),并将该电阻箱阻值调为________Ω。
(2)接着该同学用改装的电流表对电池的电动势及内阻进行测量,实验电路如图所示,通过改变电阻R测相应的电流I,且作相关计算后一并记录如下表。
1 | 2 | 3 | 4 | 5 | 6 | |
R/Ω | 93.0 | 75.0 | 55.0 | 45.0 | 35.0 | 25.0 |
I/mA | 15.0 | 18.7 | 24.8 | 29.5 | 36.0 | 48.0 |
IR/V | 1.42 | 1.40 | 1.36 | 1.33 | 1.26 | 1.20 |
①根据表中数据,图中已描绘出四个点,请将第5、6两组数据也描绘在图中,并画出IRI图线。
②根据图线可得电池的电动势E是________V,内阻r是________Ω。
【题目】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将弹簧的上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对齐,读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值,然后在弹簧下端钩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依次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值,所读数据列表如下:(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重力加速度g=9.8m/s2)
1 | 2 | 3 | 4 | 5 | 6 | |
钩码质量m/g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刻度尺读数x/cm | 6.00 | 8.34 | 9.48 | 10.64 | 11.79 |
(1)实验中挂30g钩码时刻度尺如图1所示,该读数为__________cm。
(2)该小组根据所测数据,在图2中的坐标纸建立x-m坐标系,并描出了5组测量数据,请你将第2组数据描在坐标纸上,并画出x-m的关系图线____________。
(3)作出的图线与坐标系纵轴有一截距,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