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使人类认识到原子核有更复杂的内部结构 | |
B. | α粒子散射实验是估算原子核半径的最简单方法,还可以确定核的电荷量 | |
C. | 玻尔第一次将量子理论引入原子领域,完美解释了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 |
D. | 根据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确定了原子核的具体组成 |
分析 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 解:A、原先人们认为原子是最小的单位,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的结构,不是原子核有更复杂的内部结构,故A错误;
B、α粒子散射实验使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可以估算原子核半径,但不可以确定核的电荷量,故B错误;
C、玻尔第一次将量子理论引入原子领域,完美解释了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故C正确;
D、天然放射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没有确定了原子核的具体组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大 | B. | 电容器C上电荷量增大 | ||
C. | 小电泡L变亮 | D. | 电源的总功率变大 |
20.如图所示,直线MN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方向未画出).虚线是一带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a运动到b的运动轨迹,轨迹为一抛物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电场线MN的方向一定是由N指向M | |
B. | 带电粒子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不一定增加 | |
C. | 带电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 |
D. | 带电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一定等于在b点的加速度 |
7.如图所示,三根长为L的直线电流在空间构成以A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A、B电流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C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其中B、C电流大小为I,在A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B0,导线A通过的电流大小为$\sqrt{2}$I,则导线A受到的安培力是( )
A. | $\sqrt{2}$B0IL,水平向左 | B. | 2B0IL,竖直向上 | C. | 2$\sqrt{2}$B0IL,水平向右 | D. | 0 |
4.火车转弯时,如果铁路弯道内外轨一样高,外轨对轮缘(如图a所示)挤压的弹力F提供了火车转弯时的向心力(如图b所示).但是靠这种办法得到向心力,铁轨和铁轮极易受损.在修筑铁路时,弯道处的外轨会略高于外轨(如图c所示),当火车以规定的行驶速度转弯时,内外轨均不会受到轮缘的挤压,设此时的速度大小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火车的速率小于v时,火车将有向外侧冲出轨道的危险 | |
B. | 当火车速率小于v时,外轨将受到轮缘的挤压 | |
C. | 当火车的速率大于v时,外轨将受到轮缘的挤压 | |
D. | 当火车的质量改变时,规定的行驶速度也改变 |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其内阻为r,L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视为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R3为光敏电阻,其阻值大小随所受照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减小,V为理想电压表.若将照射R3的光的强度减弱,则( )
A. | 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 | B. |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 ||
C. | 通过R2的电流变小 | D. | 电源内阻发热的功率变小 |
13.将某均匀的长方体锯成如图所示的A、B两块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对放在一起,现用水平力F推B物体,使A、B整体保持矩形沿F方向匀速运动,则( )
A. | 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且合力为零 | |
B. | 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合力为零 | |
C. | B对A的作用力方向与F方向相同 | |
D. | B对A的压力大于桌面对A的摩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