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07?广东模拟)在隧道工程以及矿山爆破作业中,部分未发火的炸药残留在爆炸孔内,很容易引起人身事故.为此,科学家制造了一种专门用于隧道工程以及矿山爆破作业的炸药--磁性炸药.在磁性炸药制造的过程中掺入10%的磁性材料-一钡铁氧体,然后放入磁化机磁化.使用磁性炸药时,遇到不发火的情况可用磁性探测器探测出未发火的炸药.已知掺入的钡铁氧体的消磁温度约为400℃,炸药的爆炸温度约为2240℃~3100℃,一般炸药引爆温度最高为140℃左右,以上材料表明(  )
①磁性材料在低温下容易被磁化 
②磁性材料在高温下容易被磁化 
③磁性材料在低温下容易被消磁 
④磁性材料在高温下容易被消磁.
分析: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是由温度决定的,再由分子电流假说判断.
解答:解:由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可知,低温情况下,分子运动不剧烈,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分子环形电流的磁极趋向基本一致,因而易被磁化,而高温时,分子剧烈运动,导致趋向基本一致的分子环形电流的磁极趋向重新变得杂乱无章,进而达到消磁目的,故①④正确,即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电流假说在生活中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