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神舟七号”飞船完成了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实验任务后,返回舱于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开始从太空向地球表面按预定轨道返回,在离地10km 的高度打开阻力降落伞减速下降,这一过程中若返回舱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空气阻力系数)为k.设返回舱总质量M=3000kg,所受空气浮力恒定不变,且认为竖直降落.从某时刻开始计时.返回舱的运动v--t图象如图中的AD曲线所示,图中AB是曲线在A点的切线,切线交于横轴一点B的坐标为(8,0),CD是平行横轴的直线,交纵轴于C点,c的坐标为(0,8).g取10m/s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初始时刻v0=160m/s时,它的加速度多大?
(2)推证空气阻力系数的表达式并算出其数值.
(3)返回舱在距离地面高度h=1m时,飞船底部的4个反推力小火箭点 火工作,使其速度由8m/s迅速减至1m/s后落在地面上,若忽略燃料质量的减少对返回舱总质量的影响,并忽略此阶段速度变化而引起空气阻力的变化,试估算每支小火箭的平均推力.(计算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解:(1)由v-t图象性质可以得,在初始v0=160m/s时,过A点切线的斜率为此时的加速度,设为a1,其大小为:=
(2)由图知,返回舱的速度变化率逐渐减小,最有是以v1=8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设返回舱受空气浮力为f
在t=0时,由牛顿第二定律:
速度为v1=8m/s时,返回舱受力平衡,有
由以上两式解得:
k=
带入数据得:
k=2.35kg/m
(3)设每只小火箭的平均推力为F0,反推加速度为a2,着地速度为v2,由题意知,返回舱在距离地面高度h=1m前,已经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故返回舱在着地前的加速度由4个小火箭的反推力产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4F0-Mg=Ma2
又由运动学公式:
由以上两式解得:
带入数据解得:
F0=24375N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得:
F0=2.4×104N
答:
(1)在初始时刻速度为160m/s时,它的加速度为20m/s2
(2)推证空气阻力系数的表达式为k=,数值k=2.35kg/m
(3)每支小火箭的平均推力为2.4×104N
分析:(1)由v-t图象切线的斜率为此时的加速度,可以得到v0=160m/s时,它的加速度
(2)在v-t图象选取两个点,t=0时,列牛顿第二定律,和v=8m/s时,由于是匀速阶段,故列平衡方程,两式联立可以解得k的表达式和数值
(3)此阶段是在火箭反推力下做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故可以由此求得加速度表达式,再由运动学可以解得推力.
点评:本题的关键点就是对v-t图象的识别和应用,这类题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特殊点,即速度和时间都有明确数值的点,另应注意起点,终点,交点,斜率四个知识点.
(2)由图知,返回舱的速度变化率逐渐减小,最有是以v1=8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设返回舱受空气浮力为f
在t=0时,由牛顿第二定律:
速度为v1=8m/s时,返回舱受力平衡,有
由以上两式解得:
k=
带入数据得:
k=2.35kg/m
(3)设每只小火箭的平均推力为F0,反推加速度为a2,着地速度为v2,由题意知,返回舱在距离地面高度h=1m前,已经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故返回舱在着地前的加速度由4个小火箭的反推力产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4F0-Mg=Ma2
又由运动学公式:
由以上两式解得:
带入数据解得:
F0=24375N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得:
F0=2.4×104N
答:
(1)在初始时刻速度为160m/s时,它的加速度为20m/s2
(2)推证空气阻力系数的表达式为k=,数值k=2.35kg/m
(3)每支小火箭的平均推力为2.4×104N
分析:(1)由v-t图象切线的斜率为此时的加速度,可以得到v0=160m/s时,它的加速度
(2)在v-t图象选取两个点,t=0时,列牛顿第二定律,和v=8m/s时,由于是匀速阶段,故列平衡方程,两式联立可以解得k的表达式和数值
(3)此阶段是在火箭反推力下做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故可以由此求得加速度表达式,再由运动学可以解得推力.
点评:本题的关键点就是对v-t图象的识别和应用,这类题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特殊点,即速度和时间都有明确数值的点,另应注意起点,终点,交点,斜率四个知识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