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物理兴趣小组活动中,一同学利用下列器材设计并完成了“探究导体阻值与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电压表 量程3 V 内阻约为900 Ω
电压表 量程10 V 内阻约为3 kΩ
电流表 量程60 mA 内阻约为5 Ω
电源E1 电动势1.5 V 内阻约为0.2 Ω
电源E2 电动势4.5 V 内阻约为0.4 Ω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 Ω)、粗细均匀的同种电阻丝、开关、导线和刻度尺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选取图中器材,按示意图连接电路
B.用伏安法测定电阻丝的阻值R
C.用刻度尺测出电阻丝的长度L
D.依次减小电阻丝的长度,保持电路其他部分不变,重复步骤B、C
E.处理数据,根据下列测量结果,找出电阻丝阻值与长度的关系
L(m) | 0.995 6 | 0.804 9 | 0.598 1 | 0.402 1 | 0.195 8 |
R(Ω) | 104.8 | 85.3 | 65.2 | 46.6 | 27.1 |
(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电源改选E2(Ⅱ)判断电流表的内外接法,作出相应调整
解析试题分析:(Ⅰ)电压表量程为3 V,故电源应为
;
(Ⅱ)随着电阻丝长度的变化,其阻值逐渐减小,因此用伏安法测其阻值时应先用内接法,后应改为外接法.
考点:考查了“探究导体阻值与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点评:本题中由于被测电阻是变化的,所以需要根据阻值的变化调节电流表的内外接法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6分)“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小车的质量为m1,纸带穿过固定的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与小车连接,长木板水平放置,其一端带有定滑轮。小车与竖直悬挂的测力计通过细绳相连,动滑轮下悬挂重物,重物的质量用m2表示。不计绳子、滑轮的质量及滑轮的摩擦,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电源电压是 V。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实验时必须先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
B.实验中m2应远小于m1 |
C.实验中,无论m2取何值,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大小总等于测力计相应的读数 |
D.实验中,无论m2取何值,测力计相应的读数始终为![]() |
(8分)某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安装打点计时器时,纸带的两个限位孔必须处在同一 线上.
(2)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松开 .
(3)将纸带上打出第一个点记为0,并在离0点较远的任意点依次选取几个连续的点,分别记为1,2,3,….量出各点与0点的距离h,算出各点对应的速度,分别记为v1至v6,数据如下表:
代表符号 | v1 | v2 | v3 | v4 | v5 | v6 |
数值(m/s) | 2.80 | 2.99 | 3.19 | 3.48 | 3.59 | 3.78 |
(4)修正数据后,该同学计算出各点对应速度的平方值,并作v2–h图象,如图乙所示,若得出的直线斜率为k,则可测出重力加速度g = .与真实值相比,测出的g值 .(填“偏小”或“偏大”)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ad/1/wtgza1.png)
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所用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的量程较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
(1)实验时,应先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________.(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
(2)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分别测出阻值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下列两组R的取值方案中,比较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_.(选填“1”或“2”)
方案编号 | 电阻箱的阻值R/Ω | | | | |
1 | 400.0 | 350.0 | 300.0 | 250.0 | 200.0 |
2 | 80.0 | 70.0 | 60.0 | 50.0 | 40.0 |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fe/2/beper1.png)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2d/e/xlq9d.png)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________.(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块的长度l | B.木板的质量m1 |
C.滑块的质量m2 |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中,经历了提出问题、科学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一系列过程.其中在实验验证过程中,他让一个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来“冲淡”重力,为什么要“冲淡”重力,“冲淡”重力的含义是什么( )
A.减小重力 | B.减小运动速度 | C.增加运动时间 | D.便于测量运动位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