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3=R4=101Ω,电流表的A1示数为1.2A,电流表A2的示数为1.8A,不计电流表内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电阻R1>R2,电流表A的示数为3A | |
B. | 电阻R1<R2,电流表A的示数为3A | |
C. | 电阻R1<R2,电流表A的示数无法确定 | |
D. | 电阻R1>R2,电流表A的示数无法确定 |
分析 电流表内阻不计,相当导线,两个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分流规律对两个电流表的读数与各个电阻电流关系列式,即可求解.
解答 解:设通过R1、R2、R3、R4的电流分别为I1、I2、I3、I4.
因为R3=R4,四个电阻并联,则I3=I4.
根据电路的连接关系可得:
IA2=I2+I3=1.8A
IA1=I1+I3=1.2A
可得I1<I2,则R1>R2.
IA=I1+I2+I3+I4;
因I3=I4.
可得 IA=I1+I2+2I3=IA1+IA2=3A
故选:A.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正确电阻的连接方式,明确各个电阻电流与电表读数间的关系,灵活运用并联电路特点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0.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 |
B. | 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任意 | |
C. | 每次都要从同一位置释放小球 | |
D. | 铅垂线在实验中完全是多余的 | |
E. | 建立坐标系时,以斜槽末端小球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为坐标原点 | |
F. | 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
8.如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小滑块,自然伸长时小滑块位于水平地面上的O点.将小滑块拉到A点由静止释放,小滑块向左运动到B点时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此过程摩擦力大小恒定,则( )
A. | 小滑块从A点到O点先加速后减速 | |
B. | 小滑块运动到O点时加速度为零 | |
C. | 小滑块在A、B两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可能相等 | |
D. | 小滑块经过关于O点左右对称的两点时动能必相等 |
15.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 |
B. |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定在不断改变 | |
C. | 只要物体做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 | |
D. |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是不变的 |
12.关于原子及原子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核反应${\;}_{4}^{9}$Be+${\;}_{2}^{4}$He→${\;}_{6}^{12}$C+X中的X代表α粒子 | |
B. |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 |
C. | 原子核内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原子核的质量 | |
D. |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 |
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康普顿发现了电子 | |
B. |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
C. | 贝史勒尔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 | |
D. | 伦琴发现了X射线 |
10.如图所示,AB和CD是两条光滑斜槽,它们各自的两端分别位于半径为R和r的两个相切的竖直圆上,并且斜槽都通过切点P,有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分别沿斜槽从A滑到B和从C滑到D,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t1和t2之比为( )
A. | 2:1 | B. | $\sqrt{3}$:1 | C. | 1:1 | D. | 1:$\sqrt{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