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在平静的湖面上停着一艘船,船上的一个人在水面激起一列持续的水波,水波频率一定,另一个人站在岸边测量出水波经过50s到达岸边,并估测出两相邻波峰间的距离约为0.5m,这个人还测出5s内到达岸边的波数为20个.试计算船离岸约有多远?分析 根据时间与到达岸边的波数的关系求出周期,相邻波峰间的距离等于波长,确定出波长,再求出波速,最后由x=vt求出船到岸边的距离.
解答 解:由题,5s内到达岸边的波数为20个,周期:T=$\frac{{t}_{0}}{n}$=$\frac{5}{20}=0.25$s.
相邻波峰间的距离是0.5m,则波长为λ=0.5m,波速为:$v=\frac{λ}{T}=\frac{0.5}{0.25}=2$m/s
船到岸边的距离:x=vt=2×50=100m
答:船到岸边的距离约100m.
点评 该题考查波长、波速与周期之间的关系,理解波长和周期的含义,确定出波长和周期,即可轻松求出波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8.如图所示,A、B两点固定两个等量正点电荷,在A、B连线的中点C处放一点电荷(不计重力).若给该点电荷一个初速度v0,v0方向与AB连垂直,则该点电荷可能的运动情况为( )
A. | 往复直线运动 | |
B. | 匀变速直线运动 | |
C. | 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增大的直线运动 | |
D. | 加速度先后减小后增大,速度不断增大的直线运动 |
19.关于电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以点电荷为圆心,r 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的场强都相同 | |
B. | 正电荷周围的电场强度一定比负电荷周围的电场强度大 | |
C. | 在电场中某点放入试探电荷q,该点的场强为E=$\frac{F}{q}$,取走q后,该点场强不为零 | |
D. | 电荷所受电场力很大,该点电场强度一定很大 |
16.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1,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50.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减少钩码,重复②的操作.
(2)表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M是M′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v22-v1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做的功.表格中的△E3=0.600J,W3=0.610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根据表,我们在图中的方格纸上作出△E-W图线如图2所示,它说明了拉力(合力)所做的功近似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减少钩码,重复②的操作.
(2)表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M是M′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v22-v1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做的功.表格中的△E3=0.600J,W3=0.610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根据表,我们在图中的方格纸上作出△E-W图线如图2所示,它说明了拉力(合力)所做的功近似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
次数 | M/kg | |v22-v12|/(m/s)2 | △E/J | F/N | W/J |
1 | 0.500 | 0.760 | 0.190 | 0.400 | 0.200 |
2 | 0.500 | 1.65 | 0.413 | 0.840 | 0.420 |
3 | 0.500 | 2.40 | △E3 | 1.220 | W3 |
4 | 1.000 | 2.40 | 1.20 | 2.420 | 1.21 |
5 | 1.000 | 2.84 | 1.42 | 2.860 | 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