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试验,若从t=0时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与速度的平方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t=0时汽车位于距坐标原点10m

B.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2s

C. 刹车过程前3s内汽车的位移为7.5m

D. 刹车过程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

【答案】B

【解析】A项:从图像中可以看出,t=0时汽车位于距坐标原点10m处,故A正确;

BD项:根据0-v2=2ax得, ,可知解得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5m/s2,由图线可知,汽车的初速度为10m/s,则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故B正确,D错误;

C项:刹车过程中3s内的位移等于2s内的位移,则,故C错误。

点晴:本题考查了运动学公式和图象的综合,关键理清图象斜率表示的物理意义,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小车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实验原理:将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实验台上,实验小车(含钩码,图中未画出)通过轻细线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小车与纸带相连,实验中,从小车上取钩码后挂在细线的另一端,放开钩码,小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得到一条理想的纸带,处理纸带得到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同时记录所挂钩码的质量m;再从小车上取钩码后挂在细线的另一端,重复实验,得到多组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挂钩码的质量的实验数据。

1)下列哪些措施能够减小本实验的误差_______

A.实验中必须保证小车(含钩码)的总质量远大于所挂钩码的质量

B.实验前必须平衡摩擦力

C.细线在桌面上的部分应与长木板平行

D.小车释放时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2实验中,该同学得到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如图所示,从清晰的O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一计数点(中间4个点没画出),分别记为ABCDEF,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为OA1.61 cmOB4.02 cmOC7.26 cmOD11.30 cmOE16.14 cmOF21.80 cm,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 Hz,则由此纸带可得到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该同学以系统的加速度a为纵轴,所挂钩码的质量m为横轴,绘制了如图所示的a-m图线,则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