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1.据报道,北京时间2011年8月25日23时27分,经过77天的飞行,“嫦娥二号”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受控准确进入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远的、太阳与地球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L2点的环绕轨道,如图所示,该拉格朗日点位于太阳和地球连线的延长线上,飞行器处于该点,在几乎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此飞行器的( )A. | 向心力由太阳和地球引力的合力提供 | |
B. | 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 | |
C. | 线速度小于地球的线速度 | |
D. | 运行周期大于地球公转周期 |
分析 飞行器与地球同步绕太阳运动,角速度相等,飞行器靠太阳和地球引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v=rω,a=rω2比较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解答 解:A、探测器的向心力由太阳和地球引力的合力提供,故A正确.
B、飞行器与地球同步绕太阳运动,角速度相等,根据a=rω2知,探测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故B正确.
C、飞行器与地球同步绕太阳运动,角速度相等,根据v=rω,知探测器的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故C错误.
D、飞行器与地球同步绕太阳运动,角速度相等,周期相等,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 本题考查万有引力的应用,题目较为新颖,在解题时要注意分析向心力的来源及题目中隐含的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与速度垂直 | |
B. |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恒定不变 | |
C. | 任何圆周运动都是变加速运动 | |
D. |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就是向心力 |
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第1s、第2s、第3s的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 | 1:3:5 | B. | 1:2:3 | C. | 1:1:1 | D. | 1:4:9 |
6.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物体处于相对静止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才相等 | |
B.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 |
C. | 一个作用力消失时,它的反作用力可仍然存在 | |
D.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
16.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abcd是介质中4个振动质点,此时a质点向平衡位置运动,波的波速大小为v=2m/s,由此可知( )
A. | 该列波的频率是5Hz | |
B. | 该列波沿x轴负向传播 | |
C. | 从t=0时刻开始,经0.2s时间,4个质点所通过的路程均相等 | |
D. | 在t=0.3s时刻,c的位移最大,d的位移为0 | |
E. | 从t=0.4s时刻算起,质点a将比b先到达其平衡位置 |
20.如图,可视为质点的小木块放在静止在光滑水平面的长木板右端,木板和木块之间的接触面是粗糙的,当木板从静止开始受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作用而运动时,小木块相对于长木板向左滑动至左端,对此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小木块相对于水平面做向右的加速运动 | |
B. | 滑动摩擦力对木板做负功 | |
C. | 拉力做功即合外力的功小于两物体动能增加的总和 | |
D. | 两物体所组成的系统摩擦生热的量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变化 |
1.某探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及斜面倾角是否有关.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A.表面光滑的长木板(长度为L);B.小车;C.质量为m的钩码若干个;D.方木块(备用于垫木板);E.米尺;F.秒表.
实验过程:
第一步,在保持斜面倾角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通过向小车放入钩码来改变物体质量,只要测出小车由斜面顶端滑至底端所用时间t,就可以由公式a=$\frac{2L}{t^2}$求出加速度a.
某同学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发现,在实验误差范围内质量改变之后平均下滑时间不改变(填“改变”或“不改变”),经过分析得出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为:无关.
第二步,在物体质量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实验中通过改变方木块垫放位置来调整长木板的倾角,由于没有量角器,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出木板顶端到水平面高度h,求出倾角α的正弦值sinα=h/L.
某同学记录了高度和加速度的对应值,并在坐标纸上建立适当的坐标轴后描点作图如图,根据他所作的图线,分析知: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倾角的正弦成正比,我们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还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
实验过程:
第一步,在保持斜面倾角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通过向小车放入钩码来改变物体质量,只要测出小车由斜面顶端滑至底端所用时间t,就可以由公式a=$\frac{2L}{t^2}$求出加速度a.
某同学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质量 时间 次数 | M | M+m | M+2m |
1 | 1.42 | 1.41 | 1.42 |
2 | 1.40 | 1.42 | 1.39 |
3 | 1.41 | 1.38 | 1.42 |
第二步,在物体质量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实验中通过改变方木块垫放位置来调整长木板的倾角,由于没有量角器,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出木板顶端到水平面高度h,求出倾角α的正弦值sinα=h/L.
某同学记录了高度和加速度的对应值,并在坐标纸上建立适当的坐标轴后描点作图如图,根据他所作的图线,分析知: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倾角的正弦成正比,我们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还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