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4.汽车的制动性能是衡量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在一次汽车制动性能的测试中,司机踩下刹车闸,使汽车沿直线在制动力作用下逐渐停止运动,把刹车过程汽车运动的距离称为制动距离,如表中记录的是汽车(没有乘客时)以不同速率行驶时的制动距离.汽车速率v/(km•h-1) | 制动距离s/m |
10 | 1 |
20 | 4 |
40 | 16 |
60 | ? |
(2)若让汽车载上3名乘客后,再做同样的测试(两次测试制动力相同),则对应的制动距离会发生变化吗?请通过列式说明你判断的依据.
分析 (1)对汽车刹车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分析即可;
(2)通过动能定理,抓住制动力相同,初动能增大分析制动距离加长的原因.
解答 解:(1)根据动能定理,有:
-fx=0-$\frac{1}{2}m{v}^{2}$
故x∝v2
速度为10km/h时制动距离为1m,速度为60km/s即速度增加为6倍,故制动距离增加为36倍,为36m;
(2)根据动能定理,有:
-fx=0-$\frac{1}{2}m{v}^{2}$
在速度相等时,汽车的质量(增加成员)大,它的动能($\frac{1}{2}m{v}^{2}$)也越大,根据动能定理,当然相同制动力f作用下停下来的距离当然也越长;
答:(1)36m;
(2)若让汽车载上3名乘客后,再做同样的测试(两次测试制动力相同),则对应的制动距离会变大.
点评 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 的基本运用,运用动能定理解题不涉及运动的过程,抓住初末状态,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4.两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如图所示,它们的质量之比为2:1,到地球球心的距离之比为1:3,则它们的( )
A. | 周期之比为3:1 | B. | 线速度之比为1:3 | ||
C. | 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9 | D. | 向心力之比为18:1 |
15.用中子轰击${\;}_{92}^{235}$U原子核发生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_{92}^{235}$U+${\;}_{0}^{1}$n→X+${\;}_{38}^{90}$Sr+10${\;}_{0}^{1}$n,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X原子核中含有54个中子 | |
B. | X原子核中含有136个核子 | |
C. | 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裂变后的总质量将减少 | |
D. | 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将减少 |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 |
B. | 省力又省位移的机械是存在的 | |
C. | 可持续发展要减少对矿产能源的依赖,优先研究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 | |
D. | 机械能可以完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可以自动地并不引起任何变化地完全转化为机械能 |
9.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小球a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与此同时,在它的正上方有一个小球b也以v0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并落于水平面的c点,则( )
A. | 小球a先到达c点 | B. | 小球b先到达c点 | C. | 两球同时到达c点 | D. | 不能确定 |
16.关于物体重力势能增加量的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只受到拉力作用竖直向上加速运动,拉力做功1J,物体重力势能增加量也是1J | |
B. | 物体只受到拉力作用竖直向上匀速运动,拉力做功1J,物体重力势能增加量可能是1J | |
C. | 没有摩擦时物体沿斜面运动克服重力做功1J,物体重力势能增加量是1J | |
D. | 物体运动时重力做功是-1J,物体重力势能增加量是-1J |
13.如图所示,在皮带传动装置中,主动轮A和从动轮B半径之比为RA:RB=1:2,皮带与轮之间无相对滑动,则下列关于两轮边缘上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大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vA:vB=1:2 | B. | vA:vB=2:1 | C. | ωA:ωB=1:2 | D. | ωA:ωB=2:1 |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是电感线圈,R1、R2是电阻,两个灵敏电流表G1和G2的零点都在刻度盘中央,当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摆,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左摆,在电路接通后再断开的瞬间,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情况是( )
A. | G1、G2表的指针都向右摆 | |
B. | G1、G2表的指针都向左摆 | |
C. | G1表的指针向右摆,G2表的指针向左摆 | |
D. | G1表的指针向左摆,G2表的指针向右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