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分)某学生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小车的加速度和拉力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右图中作出图线,小车的质量为        .
(2)图线在轴上截距的物理意义是                .
(3)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

(1)图象如下图所示, (2)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0.1N(3)小车的总质量的倒数

解析试题分析:(1)据所提供数据,采用描点法得出图象如上图所示,可得到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则图象的斜率,可得
(2)从上图中发现直线没过原点,当F≠0时,a=0,则该同学实验操作中遗漏了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图象(或延长线)与F轴的截距的物理意义是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0.1N
(3)图象的斜率代表小车的总质量的倒数。
考点:本题考查了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4分)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
①在固定弧形斜槽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每次释放小球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为了较准确的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将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
B.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点,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和坐标系的原点
C.为了能尽量多地记录小球的位置,用的坐标没必要严格地等距离增加
D.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白纸上后,取下纸,将点依次用线段连接起来
②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一块平木板钉上复写纸和白纸,竖直立于槽口前某处且和斜槽所在的平面垂直,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后移距离,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后移距离,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再得到痕迹C。若测得木板每次后移距离=20.00cm,A、B间距离=4.70cm,B、C间距离=14.50cm。(g取9.80m/s2) 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推导出小球初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小球初速度值为   m/s,从水平抛出到B点的时间为_________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