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电子式电能表表盘上标有“3200imp/(kW•h)”字样,将标有“220V 1210W”的电热器单独接在该电能表上正常工作6min,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320次,该电热器在上述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3.6×105J,它的实际电功率是1000W(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分析 3200imp/(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3200次;从而可求闪烁320次消耗的电能;根据公式P=$\frac{W}{t}$可求电功率.
解答 解:电能表表盘上标有“3200imp/(kW•h)”,表示每消耗1 kW•h的电,指示灯闪烁3200次;
实际闪烁320次,则消耗电能为:W=$\frac{1}{3200}$kW•h×320=0.1kW•h=0.1×3.6×106J=3.6×105J;
电热器的实际电功率为:P=$\frac{W}{t}$=$\frac{0.1kW•h}{{\frac{1}{10}h}}$=1kW=1000W;
故答案为:3.6×105,1000.
点评 本题考查电能表的参数的物理意义和电功率的计算,要能灵活运用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关键是对电能表的各个参数的物理意义的正确理解.解题过程中还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以下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 | 波兰的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认为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只有月亮环绕地球运行 | |
B. | 1687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 |
C. | 万有引力定律发表100多年后,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通过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 |
D. | 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了一颗著名彗星的轨道并正确预言了它的回归 |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体的扩散运动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减小的方向进行 | |
B. |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不变,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压强一定增大 | |
C. | 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斥力产生的 | |
D. | 热量不可能从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 |
17.生活处处有物理,爱动脑的一位同学对图中作出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吸管的一端一般是斜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力 | |
B. | 在输液时,要将液瓶挂高是为了增大压强 | |
C. | 茶壶盖上有个小孔,目的是为了平衡气压 | |
D. | 船闸设计成上图形式,是利用了连通器 |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物体的温度也就越高 | |
B. | 两个物体只要温度相等,那么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就相等 | |
C. | 完全失重的环境下,液体对容器壁不再有压强,但是气体对容器壁仍然会有压强 | |
D. | 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 |
E. |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
14.如图所示,两个半球拼成的球形容器,内部被抽成真空,球形容器半径为R,大气压强为P,要使两半球分开两侧拉力至少为( )
A. | 4πR2P | B. | 2πR2P | C. | πR2P | D. | $\frac{π{R}^{2}P}{2}$ |
18.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设计了钢球斜面实验,他在实验中用过的方法有( )
A. | 用秒表计时,并用刻度尺测量位移 | |
B. | 改变斜面倾角,比较各种角度下$\frac{x}{{t}^{2}}$值的大小 | |
C. | 用电火花计时器打出纸带进行数据分析 | |
D. | 用闪光照相法拍摄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再进行数据分析 |
19.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直立在水平面上,上端放一只小球,用力F将小
球缓慢地压到D点静止,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突然撤去力F,小球从静止开始
向上运动,B点是弹簧原长时上端的位置,在C位置时小球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
在A位置时小球的速度为零.小球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球缓慢地压到D点静止,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突然撤去力F,小球从静止开始
向上运动,B点是弹簧原长时上端的位置,在C位置时小球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
在A位置时小球的速度为零.小球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B位置小球动能最大 | |
B. | D→B位置小球加速度一直减少 | |
C. | C→A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增加等于小球动能的减少 | |
D. | D→A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增加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