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C
A.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C.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钩码的质量应远小于(填“远大于”、“远小于”或“等于”)小车的质量.
(3)某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所得的a-F图象为图2中的C;
(4)本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是:C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在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分析 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了解平衡摩擦力的方法;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车实际的拉力大小,然后和mg进行比较,可以得出结论.
解答 解:(1)实验过程中可利用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来抵消摩擦力,具体操作为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故C正确
(2)设小车的总质量为M,钩码的总质量为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M+m)a,F=Ma=$\frac{mg}{1+\frac{m}{M}}$,当m<<M时F≈mg,即小车的总质量远远于大钩码的总质量
(3)平衡摩擦力过度,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于摩擦力,则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小车就有了一定的加速度,故选C
(4)本实验需要控制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控制外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故方法为控制变量法,所以选C;
故答案为:(1)C;(2)远小于;(3)C;(4)C.
点评 实验问题需要结合物理规律去解决.实验中的第2题考查的是力学问题,把长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会导致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增大,摩擦力减小等现象,这些我们都要从学过的力学知识中解决.纸带的处理是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推论去完成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在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的电梯里,某同学把一测量加速度的装置(重力不计)固定在一个质量为1kg的手提包上进入电梯,到达某一楼层后停止.该同学将采集到的数据分析处理后列在表中,为此,该同学在计算机上画出了如图图象,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图象正确的是(设F为手提包受到的拉力,取g=9.8m/s2)( )
物理模型 | 匀加速直线运动 | 匀速直线运动 | 匀减速直线运动 |
时间段(s) | 3.0 | 8 | 3.0 |
加速度(m/s2) | 0.40 | 0 | -0.40 |
A. | B. | C. | D. |
17.如图所示A、B两点分别固定带有等量同种电荷的点电荷,M、N为AB连线上的两点,且AM=BN,则( )
A. | M、N两点的场强相同 | B. | M、N两点的场强不相同 | ||
C. | M、N两点的电势不同 | D. | M、N两点的场强为0 |
14.如图所示,S1和S2是两个相干波源有它们发出的波相互叠加,粗实线表示波峰,细实线表示波谷.对于b、d、f三点的振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d处的振动永远减弱 | B. | b处永远是波峰与波峰相遇 | ||
C. | d处在此时此刻是波谷与波谷相遇 | D. | f处的振动永远减弱 |
18.已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r,公转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结合生活常识可求( )
A. | 地球的半径 | B. | 太阳的质量 | C. | 太阳的平均密度 | D. | 地球的质量 |
15.我国1~2电视频道的波长范围约是1.37m~5.71m,那么相应频率的范围是( )
A. | 16MHZ~53MHZ | B. | 53MHZ~21.9MHZ | C. | 82MHZ~96MHZ | D. | 106MHZ~14.2MH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