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由原点O处的波源发出的一列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在t=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已知这列波的质点P连续出现两次波峰的时间间隔为0.4s,则( )A. | 这列波的波长为5m | |
B. | 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10m/s | |
C. | 当t=0.7s时,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峰 | |
D. | 质点Q到达波峰时,质点P恰好到达波谷 |
分析 相邻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由图直接读出波长.已知这列波在P点依次出现两个波峰的时间间隔为0.4s,波的周期为0.4s,由波速公式求出波速.当图中x=2m处的振动传到Q点时,Q点第一次形成波峰,根据波形的平移求出时间.P、Q相距两个波长,是同相点,振动情况总是相同.
解答 解:A、由图读出波长λ=4m.故A错误.
B、由题,这列波在P点依次出现两个波峰的时间间隔为0.4s,波的周期为T=0.4s,
则波速为v=$\frac{λ}{T}=\frac{4}{0.4}$=10m/s.故B正确.
C、图中x=2m位置与Q点相距x=7m,x=2m处的振动传到Q点的时间为t=$\frac{x}{v}$=0.7s,则质点Q需要再经过0.7s,才能第一次到达波峰处.故C正确.
D、P、Q相距两个波长,是同相点,振动情况总是相同,质点Q达到波峰时,质点P也恰好达到波峰处.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查分析和理解波动图象的能力.C项也可以先求出波从图示位置传到Q点的时间.波传到Q点时,Q点向下振动,再经过$\frac{3}{4}$T第一次形成波峰,将两个时间相加即为所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在学校运动会100米赛跑中,小明同学跑出了10秒的好成绩,打破了学校运动会记录,请问,小明同学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
A. | 5m/s | B. | 10 m/s | C. | 20m/s | D. | 25 m/s |
6.2009年3月14日,亚丁湾索马里海峡六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特战队员发射爆震弹成功将其驱离.假如其中一艘海盗快艇在海面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设运动过程中海盗快艇所受阻力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海盗快艇在0~66s内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 | |
B. | 海盗快艇在96s末开始调头逃离 | |
C. | 海盗快艇在66s末离商船最近 | |
D. | 海盗快艇在96s~116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
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库仑在发现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之前,首先找到了定量测定电荷量的方法 | |
B. | 楞次发现了楞次定律,用于判定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 | |
C. | 线线圈中磁通量变化得越快,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 |
D. | 公式R=ρ$\frac{l}{S}$和B=$\frac{F}{IL}$均采用了比值定义法 |
7.“广州塔”上安装了一种全自动升降机模型,用电动机通过钢丝绳拉着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已知升降机的质量为m,当升降机的速度为v1时,电动机的有用功率达到最大值P,以后电动机保持该功率不变,直到升降机以最大速度v2匀速上升为止,假设整个过程中忽略摩擦阻力及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有关此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钢丝绳的最大拉力为 $\frac{P}{v_1}$ | |
B. | 升降机的最大速度v2=$\frac{P}{mg}$ | |
C. | 钢丝绳的拉力对升降机所做的功等于升降机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 |
D. | 升降机速度由v1增大至v2的过程中,钢丝绳的拉力不断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