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如图,一质点从A点出发,先运动到B点,紧接着运动到C点,整个过程所发生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 | -3m;7m | B. | 3m;7m | C. | -2m; 3m | D. | 5m;8m. |
分析 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指运动路径的总长度,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大小为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与运动路径无关,只取决于初末位置,其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解答 解:路程是指运动路径的长度,则s=2+5=7m
位移大小为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则x=-2-1=-3m.
故选:A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位移与路程的基本概念,要理解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大小只取决于初末位置.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指运动路径的总长度.属于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0.如图所示,物体A和B相对静止,A物体受静摩擦力作用的是( )
A. | 相对地面静止 | B. | 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 | ||
C. | 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 | D. | 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 |
5.某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电场线、粒子在A点的初速度及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可以判定( )
A. | 该粒子带负电 | |
B. | 电场中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 | |
C. | 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B点的加速度 | |
D. | 粒子在A点的动能小于它在B点的动能 |
2.2007年1月9日,国防科工委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具备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但具体什么时候制造目前还没有定.航空母舰是大规模战争中的重要武器,灵活起降的飞机是它主要的攻击力之一.民航客机起飞时需在2.5min内使飞机从静止加速到40m/s,而航载飞机借助助推设备,在2s内就可使飞机从静止加速到80m/s,设起飞时飞机在跑道上做匀加速运动,航空母舰的甲板跑道长度的( )
A. | 160m | B. | 80m | C. | 6000m | D. | 3000m |
9.用洛伦兹力演示仪可以观察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径迹.图甲是洛伦兹力演示仪的实物图,图乙是结构示意图.励磁线圈通电后可以产生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励磁线圈中的电流越大,产生的磁场越强.图乙中电子经电子枪中的加速电场加速后水平向左垂直磁感线方向射入磁场.下列关于实验现象和分析正确的是( )
A. | 要使电子形成如图乙中的运动径迹,励磁线圈应通以顺时针方向的电流 | |
B. | 仅增大励磁线圈中的电流,电子束径迹的半径变大 | |
C. | 仅升高电子枪加速电场的电压,电子束径迹的半径变大 | |
D. | 仅升高电子枪加速电场的电压,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变大 |
6.如图所示,甲图为一理想变压器,其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0:1.当原线圈接乙图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副线圈接负载电阻R=10Ω时,理想电压表V读数应为3.6V,理想电流表A读数应为0.036 A.
4.如图为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装置.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L=48.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小车到达A、B时的速率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
②平衡摩擦力,让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④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时的速率vA、vB;
⑤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④的操作.
(2)下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v${\;}_{B}^{2}$-v${\;}_{A}^{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率的平方差,则加速度的表达式a=$\frac{{{v}_{B}^{2}-v}_{A}^{2}}{2L}$,请将表中第3次的实验数据填写完整(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由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a~F关系图线;
(4)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理论图线),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是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拉力传感器读数偏大.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
②平衡摩擦力,让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④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时的速率vA、vB;
⑤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④的操作.
(2)下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v${\;}_{B}^{2}$-v${\;}_{A}^{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率的平方差,则加速度的表达式a=$\frac{{{v}_{B}^{2}-v}_{A}^{2}}{2L}$,请将表中第3次的实验数据填写完整(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次数 | F(N) | v${\;}_{B}^{2}$-v${\;}_{A}^{2}$(m2/s2) | a(m/s2) |
1 | 0.60 | 0.77 | 0.80 |
2 | 1.04[ | 1.61 | 1.68 |
3 | 1.42 | 2.34 | |
4 | 2.62 | 4.65 | 4.84 |
5 | 3.00 | 5.49 | 5.72 |
(4)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理论图线),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是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拉力传感器读数偏大.